当前位置:

【文化渊源】慧思大师与南岳的回归

来源:新浪旅游 编辑:彭俊 2015-12-28 15:14:56
—分享—

  南越的变迁

  南岳是中华五岳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是“四岳”。自春秋“五行”学说兴起,才有了“五岳”。

  南岳当然在南方。但南方之大山众多,哪一座才是“南岳”呢?

  《尔雅注疏》云:“衡山南岳者,《禹贡》云岷山导江,又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经,然则江水经此山之北,东入于海,故日江南衡也。”由此确定,古代衡山即为南岳。

  后来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移南岳于安徽天柱,从此,南岳离开湖南。而把五岳作为一项国家制度而进行常祀的是汉宣帝。汉宣帝于神爵元年 (61),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霍山(天柱山)为南岳。衡山从此时起,不再是国家认定的“南岳”。

  据唐宋以后的史料记载,自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之后,于开皇九年(589)诏定湖南衡山为南岳,其他四岳没变,从此成为定制。

  那么,慧思大师被称为“南岳大师”的这个“南岳”是今天的“南岳”,还是汉武帝、汉宣帝诏定的“南岳”呢?

  毫无疑问,慧思大师被称为“南岳大师”的这个“南岳”是指今天湖南“南岳”。

  

 

  朝廷的南岳和民间的南岳

  西汉以后的“南岳”有两个:一个是朝廷的南岳,一个是民间的南岳,特别是“三国”之后。

  朝廷的南岳是指汉武帝、汉宣帝正式下旨确定的南岳,即安徽天柱山(霍山),直至隋代,这七百多年间,是国家制度确定的南岳。隋代及隋代以后的南岳(衡山),当然是朝廷的南岳。

  民间的南岳是指汉武帝到隋代其间的湖南衡山南岳,即朝廷把南岳搬到了安徽霍山,但广大的民众,包括佛教、知识分子,仍然认为“南岳”是湖南的衡山。

  

 

  慧思认定的“南岳”

  慧思心中的南岳是哪座山?

  唐代道宣撰的《慧思传》中记载:“然我佛法不久应灭,当往何方,以避此难。时冥空有声日:若欲修定,可往武当、南岳,是人道山也。”

  后来,慧思于陈光大二年(568)带领40多名高足直奔衡山南岳,大力弘扬定慧之学,成就巨大,影响广泛,被世人称为“南岳大师”。

  虽然此时的“南岳”仍然是民间的南岳,但它是慧思大师心中的南岳。

  

 

  慧思把民间的南岳变成朝廷认可的南岳

  名山靠名人、名事、名物(景)而显。南岳衡山自汉武帝之后,隐晦六百多年,虽自然风景依旧,有个别文人和当地百姓的“恋旧”,但如果没慧思大师来到衡山,南北朝及隋朝,是不会从朝廷层面认同衡山为南岳的。慧思大师除在佛教理论上,在佛道关系处理上,在南岳的开发建设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外,在南岳的回归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是他的成就和影响力把民间的南岳变成朝廷认可的南岳。

  清代李元度《南岳志·祀典一》记载:“隋祀五岳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时,及季夏之月,遣使就其所,祭以太牢。”其后有按:“旧志谓自北周望祀后,至隋始仍以衡山为南岳。考《隋书·礼仪志》,虽无明文,然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礼官检详有至隋后以衡山为岳’之语,是其征地。”

  “虽无明文”,则说明已成统一认识,属于公认,无需下文。至唐武德、贞观之制,南岳衡山祭于衡州,天宝五年(746)直接封南岳衡山之神为司天王,全都无需再来一次文件规定衡山为南岳,直接认可。可以说,南岳移至安徽天柱山,是朝廷用诏书生硬地移走的;而南岳的回归,则是由于一个杰出的僧人的巨大影响而自然回归的。

  南岳的回归,对南岳衡山的作用与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假如南岳没回衡山,其后(特别是唐代以后)无数的国家活动和重大建设就不会放到衡山,衡山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绝对没有今天这样深厚,这样丰富。

  慧思大师作为第一个被称为“南岳”的一代高僧,让南岳自然而然地、潜然默化地由民间的南岳变成朝廷的南岳,其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来源:新浪旅游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