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声音】凝心聚力 共建秀美生态南岳

来源:会秘书处 作者:彭珍宝 编辑:彭俊 2015-02-11 12:18:49
—分享—

  声音来源:区树木园主任彭珍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南岳是全国“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以“五岳独秀”著称于世。目前,全区各界正在为南岳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而建言献策,为此,就南岳生态文明建设作初步探讨如下。

  一、南岳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1、生态环境现状。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大气、水、资源和环保质量。南岳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污染,因此大气质量、水质量相比大城市和周边地区要好,据监测,南岳全年空气质量都为Ⅰ、Ⅱ级(优、良),空气质量较好。兴隆水库、大禾田水库水质大多数天为Ⅲ级,少数天为Ⅱ级,华严湖水库没有监测数据,但比兴隆水库、大禾田水库水质肯定要差,因此南岳的水质只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标准。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丰富,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废水、废物基本得到处理,环保质量也不错。总体来说,南岳的生态环境较好,是游览和居住的理想之地。

  2、森林植被概况。南岳现有林地面积15114.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3.6%,森林覆盖率达77.8%,其中核心区达90.7%。活立木蓄积量达98.34万立方米,总立竹量677.98万根。优势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有广济寺、上封寺、藏经殿、龙池、方广寺和常在庵等原始次生林7处173hm2,有古树名木46科124种4816株。其森林植被类型众多,共有7个植被型,21个群系,包括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林、竹林、常绿灌丛、落叶灌丛和山顶草甸。总之,南岳森林植被丰富、起源古老、层次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水平高。

  3、植物资源状况。南岳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现境内分布有苔藓植物48科101属152种,维管束植物232科1044属266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1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21种(有银杉、水杉、秃杉、珙桐、金花茶、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等),二级保护植物67种。拥有世界独有的自然分布植物(南岳特有植物)绒毛皂荚和南岳蹄盖蕨。中国特有植物529种。这些植物当中,有药用植物 817种,油脂植物264种,景观植物158种,饲料植物82种,精油植物80种,纤维植物81种,菜用植物72种,果用植物47种,淀粉用植物33种,花卉用植物22种,密源植物14种。

  二、存在的问题

  1、林相单一化,景观效果差。由于历史的原因,南岳风景名胜区乔木林景观仍是以人工纯林和单层林景观为主,特别是针叶林占优势(针叶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96.65%),灌木林面积较大(占有林地面积的25.6%)。景区基本上是海拔700m以下为马尾松纯林,700-1000m为柳杉纯林,1000m以上为灌木林所覆盖。这种森林景观格局虽然较无林区具有优良的森林环境和景观效果,但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和高水平的山地生态恢复不相适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风景区的针叶纯林虽然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无法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不能满足人们对风景林景观的要求。系统结构不稳,抗干扰能力低下。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容易造成雪压和冰折。这些因素不断的破坏着森林景观,造成景观生态退化,给景区景观带来严重冲击。

  2、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破坏资源情况依然存在。例如原始次生林遭受人为破坏和楠竹侵入,面积逐渐缩小;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保护力度不够,常有枯死;人为破坏如挖药、挖桩等对自然的破坏大,甚至造成物种消失。

  3、水质量不理想,水污染比较严重。南岳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的源头水水质应是Ⅰ级水,可实际却是Ⅲ级,南岳镇上的大小河流基本上都有点气味,可见南岳的水受到了污染,基本是生活用水所致。

  4、城区绿化效果不理想,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相距较远。具体体现在:城区绿化率不高,绿化地块面窄、小,按国家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南岳基本上没有一个居住区、没有一条道路达到了此标准。绿化规划标准低,日常管理差,绿化苗木长势不好;居民对绿化破坏大,有的见到好苗木就拿回家,有的将绿地毁掉种菜,有的踩蹈苗木;绿化品种单一,大多是樟树、桂花,没有地方特色。

  三、南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战略建议

  1、保护好原始次生林和古树名木。南岳衡山现有7片原始次生林,46科83属124种4816株古树名木,其中500龄以上的24株,300-499龄的153株,为全省之最。现在对原始次生林和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但停留在防火、防砍、建立档案层次,保护力度还不够强,原始次生林的面积在减少,古树非正常死亡的现象仍然存在。为此要更进一步加强,一是要确定专人保护、长期监测保护;二是要减少人为活动;三是要全面、长期清除原始次生林内和周边的楠竹;四是加强科学研究。

  2、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一是要减少和控制村居民和寺庙建房、修路,特别是要杜绝随意扩大规模、少批多建现象,坚持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对破坏行为追查到底。二是建立古树名木和植物分类科普园,使之成为难得的具自然美和生态美的森林景观,又是富含文化寓意的文化景观;既是青少年追求科学真理的探寻之地,又是普通游客赏景和探秘科学的场所。三是建立生态观测站。对广济寺、方广寺、藏经殿等生态观测点的气候、土壤、空气、水质等环境因子开展动态监测,掌握植物种群及生境变化规律。

  3、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力实施生态工程。一是要调整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南岳生态文明目标,就应制定《南岳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完善南岳森林生态体系、森林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生态城镇体系和综合治理体系五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南岳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科学制定森林景观格局优化规划、污染物处理规划、生态旅游规划和城区绿化美化规划,规划经制定评审通过后必须严格实施执行。

  4、健全体制机制,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尤其要加强:①治理景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②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③探索新机制。

  5、发动全社会参与,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对南岳来说具体要提高三种意识和能力:一是全民参与意识;二是提高公共绿地保护意识;三是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其中包括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和改善垃圾储运形式。

来源:会秘书处

作者:彭珍宝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