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 康松柏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南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广场这个大舞台推动群众文化发展,让文化广场成为全区人民的文化乐园,也成为南岳旅游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我区广场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
1、功能丰富的文化广场提升了城市建设品味,提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近年来,以城市建设改造和举办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中国佛教音乐晚会、国际道教论坛等活动为契机,修建了万寿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广场、鑫盛广场、天子山广场、庙前广场等五大广场,成为了居民健身休闲、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万寿文化广场,充分体现出了南岳衡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了寿文化的品牌,也成为南岳广场文化的金字招牌。
2、精彩纷呈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充实了南岳旅游的文化内涵。目前,除了举办全区性重大节庆活动以外,宣传、文化、文联等部门在广场举办的文化活动从未间断,如近年来先后在万寿文化广场、鑫盛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广场等举办了“南岳区电视歌手大奖赛”、 “喜迎十八大,欢歌颂寿岳”群众文艺团体大赛、祝融街道社区文化节等一系列影响深远、参与性广的大型文化活动,光是广场电影每年的放映场次就达200场之多,科技、卫生、教育等部门组织在全区各大广场开展道德教育、科技普及、卫生健康知识、计生文化传播等活动,区内的文艺协会和建南舞校、菩提树乐团、云之秀合唱团等艺术团体以及腰鼓队、龙狮队也开展了摄影展览、汇报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活动,尤其是近年来广大居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交谊舞、健美操每天在各大广场上演。
二、我区广场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广场资源分布不均、设施落后。目前我区5个文化广场有4个集中在南岳大庙周围,尤其是南岳的乡镇农村没有文化广场和集中的文化活动场所。已有的广场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供电达不到演出要求,未配套相应的灯光、音响设备,每次举办活动的舞台都靠临时搭建,灯光、音响都要临时搬运,既费时、费力还费钱,叠算起来演出成本相当高,严重制约了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2、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不多、品位不高、覆盖不广。目前,我区广场文化活动参加人员以老年人为主,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格局,以群众自发性、公益性为主,以增进自身的身心健康为主,没有形成以文艺演出、晚会、赛事、展览多种形式齐头并进的局面。
3、广场文化建设机制有待创新。对文化广场的管理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制,多头管理,资源分散,导致广场文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无法形成体系。在具体工作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文化活动投入机制不健全、活动经费不足。
4、广场文化活动人才缺乏。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主要依靠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目前,乡镇街道基层文化站文化专干都是兼职,且没有文化专业毕业的,除自身文艺技能、组织能力较低外,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缺乏创新意识,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持久性和凝聚力。
三、发展我区广场文化的建议
发展广场文化活动,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广场文化已成为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关注的话题。建议结合我区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文化资源,多措并举、因势利导,把南岳的广场文化打造成为城市文化的亮点。
1、把握定位,科学规划。建议区委、区政府继续加大对文化广场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将文化广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群众文体需求合理布局建设文化广场,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现有广场、公共绿地硬化区等途径,提供和完善各类适宜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软硬件设施,建议在万寿广场、鑫盛广场、天子山广场等游客量大、居民集中的广场设立固定大型LED电子屏幕,平时播放南岳旅游风光片、户外广告,以广告养屏幕,广场文化活动时作为大型播放器;对条件成熟的广场拨款设立舞台、化妆间、厕所、更衣室、音响室等。
2、加大投入、以奖代补。建议区财政设立群众性广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结合年终目标考评,以奖代补,建议实施“南岳区广场文化文艺社团扶持工程”、“南岳区广场文化人工程”,对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得好、有特色有品位的活动项目、团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加强我区文化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延伸阅读:
【两会直通】政协重点提案:发挥快速交通优势,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两会直通】政协重点提案:将华严湖水库打造成游客参与性旅游景点
来源:区政协
作者:康松柏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