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现代游记】南岳衡山初冬游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蔡德华 编辑:彭俊 2012-12-26 16:20:12
—分享—

  在我国的五大名山中,就其态势,古人各有极其精当的“一字评”: “恒山峻,岱(泰)山稳,华山险,嵩山雄,南岳秀”。一般地说,人们以中岳泰山为独尊,我以为南岳亦不失其之敬。国人素以敬天为本,诸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祈求和愿望,就是国人千百年来所祈祷的。作为衡山,在华夏大地,应算是“南山”了。衡山以其独特的风骨挺秀于群山之林,在古时候是人们宗教朝拜的圣山,在当今,更是旅游热中的焦点之一。

  初冬的一天,我与同伴到衡山一游。

  步入衡山景区,一幅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千山万壑尽拢入了翠绿欲滴的绿绸之中。流云飞瀑无处不在,银涛翻腾,霭雾飞渡,宛如众多的巨幅抽纱挂屏高悬于碧峰之上,无意间在大自然的怒吼中震撼、撕裂,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唤。在万物竞秀的山水之间,举首尽是葱郁中夹杂着些许枯凋的花草丛林,即使是在冬天初寒的氛围中,仍使人觉得夏秋的葳蕤无时不在。当我在祝融峰顶鸟瞰,云海雾帘中,好像看到电视剧《红楼梦》和《西游记》片头所展示的云海雾帘、令人欲仙欲醉的情景。忽然间,中华古典文化中超脱尘世的快意,佛家看山不似山的禅悟,一一袭上心头。在衡山,素来有“春玩繁花、夏观云海、秋眺日出、冬赏雾景”一说。可惜我们来时,是入冬未深雾未见重,而春花、夏云、秋日这三项,当然也无从欣赏到。世上哪有“四美并”的好事呢?那只能是国画家创作时的浪漫组合啊!

  巍峨衡山,跨越衡阳、衡山、衡东、湘潭、湘乡、长沙等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尽揽人间之秀。唐代诗人李白就曾有感于此地天地浑然一体的奇观,欣然泼墨写下美妙的诗句:“衡山苍苍八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雄倚南天的南岳,瞰南天七十二峰,峰峦相连,奔突如龙。衡山蜿蜒八百余里,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遥相呼应。作为南粤游客,亲见湖湘此一绝妙美景,似乎也感受到古人“唯楚有材”这一豪语的“风水”依据——国人崇奉的,是“人杰地灵”的老说法啊。

  衡山除了大自然的万千钟爱和宠赐之外,好像还有玄气在或隐或现地缭绕着。千百年来,衡山以佛道两教融于一体。高深莫测的佛家修炼也在此地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玄奥。最值得一提的是磨镜台。当年马祖在此修炼,长年累月未修得正果。怀让大师(即唐禅宗之“七祖”)仁慈使之,加以点化:“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于迷津中顿悟。至于得道与否,皆是叵测而已。逝者如斯,真伪难以断实。倒是磨镜台旁镌刻的《咏磨镜台》有点朗朗硬骨之风:“磨镜台前看劲松,挺胸拔地傲苍穹。任凭风雨千重过,依旧狂涛涌翠峰。”该诗虽说文采平平,却分明蕴涵着一股雄豪之气,与衡山的雄峻之风甚为匹配。

  南岳称为衡山,是因为它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其形如“度应玑衡”,可以称天地万物之轻重,能够“铨德钧物”,故得名 “衡山”。“江山也得名人捧”,衡山同样如此。传说衡山是盘古的左臂变成的。亘古之时,炎帝曾居住融峰之巅,为此地之毓秀所动。舜帝南巡时,也盛赞南岳之美。

  此外,传说大禹当年治水时曾来到衡山,杀白马祭天地,在黄帝岩前祈求天帝襄助。白马拴好以后,屠夫尚未下刀时,那马忽地腾空而起,声嘶长谷,气撼山河。大禹在一瞬间中忽获“灵感”,焚香虔诚祷求,遂获上天赐予玉简,深得治水方策,终于制服了滔滔的洪水。现在的白马峰、金简峰、禹王城,就因这些神话而得名。在禹王庙、禹王碑上,皆记载着大禹治水的功绩。

  我曾到过开封,绍兴,那里均有载有大禹功绩的庙宇和碑林,想不到在衡山,也能看到缅怀先贤的胜迹。忽想起在金简峰下的黄帝岩上,刻有“寿岳”两个大字,即 “寿比南山”之意。其实,高寿不一定非指在世的生理年龄不可,像大禹这样为民造福、泽被人间的大贤,得后世纪念,香火不断,那也是声誉上的一种“高寿”啊。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蔡德华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