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南岳佛教茶事(六)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2012-12-26 19:52:53
—分享—

方广寺的禅茶意境

  南岳方广寺是惠海尊者南来于梁天监二年建立的佛教禅寺,周边的莲花峰满山皆茶。王夫之《莲峰志》描述,“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如春日。”冬雪初霁,茶花盛开,俨然一道亮丽风景。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茶叶资源,千百年来一直传承发扬的丛林禅茶制度,使方广寺经常保持浓郁的茶禅一味的习佛悟道氛围。

  明湖广巡抚顾璘于嘉靖丁酉(1573年)11月奉旨祭南岳,时值寒冬,他仍然敲冰破冻,穿岩踏石,登祝融,入方广,赋诗数章。其《游方广寺》诗云

  寒溪千里带残辉,古木阴阴一径微。

  僧饭汲泉和雪煮,客堂明烛见云飞。

  田开白石分千叠,山拥青屏匝四维。

  行尽衡岳多佛宇,无如此处好归依。

  诗中写方广寺煮茶饭客,顾璘亲眼见寺庙汲泉煮饭、雪水烹茶。对僧寺的佛境很爱感动,因此感叹“无如此处好归依”。

  清康熙张南麓游方广寺,也见过僧寺安排僧侣路口施茶,其《方广道中》诗云:

  半藉肩舆半杖藜,晓风吹雾岳初霁。

  双飞小雉矜新羽,转向新林故故啼。

  万叠青光眼底生,平原十里又山行。

  须弥寺口茶亭僻,不似游人杂沓声。

  方广寺之深,为南岳衡山风景中的四绝之一。相传惠海尊者建立方广寺后,常在溪流边洗衣,一泓溪水,中间有一石,称洗纳台,广东文人张博曾在方广寺读书,他将洗纳台改名啸台。后来明代文学家谭元春游方广寺,又改称恋响台。啸台的名称被王夫之写进莲峰志。方广寺风景秀丽,还有许多著名人文景观,如二贤词,续梦庵等,这里既可游览,又是佛教重要丛林。明朝还有一位郭都贤的诗《洗衲池》,写方广寺的禅茶环境十分生动:

  万壑千峰翠霭遮,上方旁拥碧莲花。

  尘夫不解无生活,洗纳池边自喝茶。

  从字面上看,《洗衲池》写万壑千峰之中翠霭迷蒙,山山水水之间,一个千年洗衲池边,美景宜人,衲僧在无忧无虑地喝茶。但仔细推敲,衲僧喝茶已不是一般喝法。“尘夫不解无生活”,语中包含禅机,将前面“上方旁拥碧莲花”联系起来理解,就知道佛在心中,茶中有禅。方广寺禅茶意境,不仅能启迪参禅的寺僧,就是凡夫俗子,也会受到这个环境的启迪。郭都贤是体会到了这种茶禅意境的。

  这位写《洗衲池》的郭都贤,字天门,号些庵,湖南益阳人,明代天启壬戊进士,做过江西巡抚、兵部侍郎,明代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老师。在《洗衲池》一诗中郭都贤体会到方广寺的茶禅意境,而在《游方广》一诗中,郭都贤不仅体会了方广寺的茶禅意境,而且自己从向往而投入到这种茶禅意境中去。郭都贤的《游方广》诗云:

  见所见而去,问予何太忙。度云闻石语,吸露带瓯香。

  衲洗灵泉水,灰飞古道场。莲花从火现,佛法会重光。

  “见所见而去”缘于晋代嵇康一个典故。嵇康为魏晋阮籍、向秀、王戎、吕安等竹林七贤之一,是晋代颇有影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当朝权贵钟繇的儿子钟会想附庸风雅,有意去拜会嵇康,嵇康正在林间与向秀一起锻铁,对钟会很冷淡,只问了钟会:“何所见而来,何所闻而去。”钟会答曰:“见所见而来,闻所闻而去。”见嵇康不太理会,钟会自讨没趣,就匆匆地离开了。嵇康得罪了钟会,后来因吕安不孝罪案牵连遭杀身之祸。郭都贤游方广寺,身处佛门静地,在佛寺的那一碗茶中,他体验了浓郁的禅意,从惠海尊者洗衲,到时下的社会动荡江山变化,勾起他种种的想法,而最让他不能忘怀的,还是自己何去何从,随着明王朝的灭亡,郭都贤必须考虑自己将来的归宿问题。明王朝已经灭亡,他这个做过明朝江西巡抚、兵部侍郎的郭都贤,该怎么办呢?面对瓯中的茶香,充满禅意的方广寺,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将人生的寂灭和佛的涅槃联系起来。嵇康的死,犹如灰飞烟灭,而佛却在灰飞烟灭中涅槃。“何所见而来,何所见而去”,郭都贤既是问嵇康之事,又是自问,“莲花从火现,佛法会重光”,这是问过之后,又自我回答。郭都贤在方广寺的茶禅意境中领悟了佛法的无穷魅力,领悟了尘夫不解的无生活,佛的涅槃,就是更好地新生。果然,郭都贤后来选择了出家做和尚。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