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区】方广寺景区

来源:南岳新闻网 编辑:彭俊 2012-08-05 16:20:02
—分享—

    图 刘建平

 

  方广寺景区

  “南岳四绝”之方广寺之深。位于南岳衡山莲花峰中央花蕊之上。据《南岳志》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南岳高僧之一的惠海来到这八座青峰围绕的狭长山谷中,见此地与世隔绝,岩壑幽邃,就在这里结草为庵。据《一统志》载: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诵经,忽然有五位身材伟岸的壮士求见。来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黄、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五人请求惠海和尚允许他们听经学佛。惠海问他们是何方人氏,他们回答说是南岳山中的五位龙神,如果允许他们听经,他们愿意让出一块平地,献给惠海建造寺院。惠海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天晚上,山谷中乌去骤起,霎时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传来阵阵“哗啦啦”的响声。第二天清早,惠海起来一看,只见山下出现一块宽敞的平地。惠海到处化缘募捐,在这块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广,寓佛法“十方广布”之意。这就是《南岳志》上记述所谓“五龙听经,平沙献地”的故事。

  据《南岳志》记述,这座六朝时的古刹,在唐代曾改名为方广圣寿寺,宋初又赐名方广崇禅寺。寺院经过隋、唐、宋、元、明五次修建,屡修屡废,屡废屡兴。

{Ky:PAGE}

 

  

  明初,浩空和尚将寺院改建为板屋,盖上铁瓦,增设佛堂。并在寺院内雕龙绘凤,把寺院装饰一新。公元一五九四年,明神宗赐给方广寺一部佛经及佛像、宝幡,并专门建造藏经阁予以安放,后来寺院倒塌。在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34年),王夫之兄弟及夏汝弼等人受巡抚褚胤锡委托,再次筹款,重新修建。经过两年时间,方广寺焕然一新,雄伟壮观。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十月,王夫之在莲花峰下组织抗清义师,曾在方广寺内聚会。后来虽然失败,从此以后方广寺却声名远播。

  不久,方广寺毁于大火,“门庑不设,僧葺茅舍以居”。直到清道光年间,由曾国藩的曾任陕甘总督的弟弟曾国荃重新修建,费资白银二万余两,才成为现在的规模。

  方广寺正殿中原有宋徽宗写的“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寺前有一条小溪,寺左有石涧潭,泉水从石上流下,成为瀑布,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钟鸣。这里林泉山峦秀美,处境幽静深邃,游人到此必有一种“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深”之说。

  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应湖南提刑张拭的邀请,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就在这年冬天,他们踏雪来到南岳,朱熹此时不禁诗兴大发,七在之内,二人互相唱酬,作诗149首。其中三分之一的诗篇是在方广寺写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这次胜游,特意在方广寺旁修建了二贤祠,并将朱、张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会堂上,让他们永享儒家的香火。

  方广寺的特点是:寺深、山深、林深,文化渊源深。

  注:宋徽宗亲笔所书“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已毁于十年浩劫之中。

  下属景点 黑沙潭、原始次森林、莲花峰、石涧潭、方广溪、潜圣峰、天台峰、方广寺、二贤祠、十方紫盖禅寺等。

 

         相关链接(诗词)游南岳方广寺

                     方广寺故事

 

{Ky:PAGE}

 

   图 天池

 

   图 天池

 

   图 刘建平

 

  黑沙潭处于郁郁葱葱林海中,岩壑深幽,流泉飞瀑,周围山间溪流潺潺,青峰环绕、竹林掩映,如练飞瀑倾泻而下,仿佛青龙吐涎,激起朵朵水花,飞溅在山间。潭上经常云峰雾绕,稍遇晴霁,便有彩虹飞跨潭上,霞彩岚光,变幻多姿。当山雨欲来,电闪雷鸣,风拂林啸,顷刻间,天地笼罩在乌云黑雾之中,俄而大雨倾泻,潭内波涌浪翻。黑龙潭虽然可见面积不是很大,但当地村民曾用9根3米长的绳子连结起来绑一石头探测潭底,绳未弯曲,可见其有多深。且石头底下还有深不可测、无法进入的“水洞”。传说古时著名的风水先生易师公来此求雨,钦慕这块风水宝地,故意从悬崖上掉下去想葬身于此,但他的“良苦用心”未能实现,后来人们在湘潭的易俗河发现了他的尸体。因此,传说黑龙潭是与衡阳的石鼓矶和湘潭的易俗河相通的。

来源:南岳新闻网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