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区】祝融峰景区

来源:南岳新闻网 编辑:彭俊 2012-08-05 17:01:16
—分享—

 

  祝融峰景区

  这是一个高山景区,站在祝融峰顶,可以看到远村田园,近山云海;晴日可远眺湘波烟帆,夜晚可以看到江上渔火。迎日出,送晚霞,玩雪景,是这个景区三大胜事。

  景区有:上封寺、望日台、老圣殿、望月台、会仙桥、罗汉洞、不语岩、高台寺、狮子岩、南天门、黄帝岩等著名的景点。它还有近代设施的电视调频转播台一座。是湖南省一个高山骨干台,塔台高耸入云。似与祝融共比高。

  下属景点 祝融峰、上封寺、望日台、老圣殿、望月台、会仙桥、罗汉洞、不语岩、高台寺、狮子岩、南天门、黄帝岩等。

 

  延伸阅读:

  祝融峰的传说

  上封寺介绍 

 

{Ky:PAGE}

 

 

  祝融峰:

  “南岳四绝”之祝融峰之高,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 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祠。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殿后岩石上装有石栏杆,北山风光尽收眼底。

{Ky:PAGE}

 

 

  上封寺:

  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观,是道教活动的地方。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下令改为上封寺。上封寺的正前方是南天门。上封寺后的山上有观日台,现设有气象台。在观日台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观日出处”四个大字,在秋高气爽,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日子里,游人可以看到“一轮红日滚金球”的奇景.

  上封寺地处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侧,古代系道家宫观,曾名“光天观”,“司天霍王庙”,“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几经沧桑。直至南朝陈光大初,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和尚在此建阁,作徒众听法之所。隋大业间(605---618)正式改为佛寺,并由炀帝赐“上封寺”额,沿袭至今。

  上封寺地处高寒山区,全部石墙铁瓦.山门下有花岗石牌坊,坊额用汉白玉刻“上封寺”三字,两旁石刻联曰:“南国记帡幪,江汉侨民齐景仰;岳神隆望祀,西天古佛共馨香。”上至山门,为半圆形花岗石石墙,上有汉白玉“刺建上封寺”门额一方。山门内循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祖堂,方丈。两侧为僧寮,库房。香积厨。

  上封寺海拔1000多公尺,置身其间,有如天上宫阙。寺侧有雷池,每年惊蛰,风雨骤至,雷声盘绕其中,蜕化落壳。羽化池之名,由此而来。 

 

 

{Ky:PAGE}

 

 

  会仙桥

  会仙桥,俗名试心桥,又叫仙人桥,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云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会之所而名。站在会仙桥,还可望见祝融峰侧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

  沿上封寺向西的石径路向前行走,两旁柳杉夹道,不到一里地,便来到祝融峰旁边的不语岩。不语岩下边,有一石洞,洞壁上刻着“不语挂锡”四个正楷大字,还有四寸楷书“去中一笠”的题留。《南岳志》记,过去南台寺有一个和尚经常在这里打坐,终日不语,自号不语禅师。他在这里修行的日子很久。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灶里的火种熄灭了。于是,他在晚上,提着灯笼,踏着积雪到上封寺去借火种。上封寺的僧人说道:“大师灯内有火,何必相求”?不语禅师得此禅机,便作偈道:“早知灯有火,饭熟几多时。”从此他大彻大悟,修成正果。如今岩洞里十分开豁,洞中有石凳、石桌可供游人歇脚。洞口边题刻的小字有十余处,因风雨剥蚀,难以辨认,只有“跨岳桥”一尺大的三个行书字,还清晰可见。

  明代李郁曾作《试心桥》一诗云:“颓然岩石堕峰腰,下界烟云万丈遥。顾我未曾履艰险,扪心来过试心桥。”

  明人卢仲田的《会仙桥》诗云:“烂柯仙人久不来,一桥空对百花开。我来桥上寻遗子,云满空山月满台。”

  会仙桥传说

  “会仙桥”是南岳衡山风景旅游区的一个著名旅游点,它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地方,自从有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对青年男女的忠诚爱情,才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会仙桥”。

  传说很多年以前,在祝融峰山下不远的山沟里,住着一户大财主,只知道这个大财主姓汪,很多人都把他的名字忘了。所以有人干脆把这个财主起名为“汪扒皮”、“汪色鬼”。就在离汪财主住的地方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山沟里,住了几户贫困人家,有个青年的小伙子,姓罗名叫喜生,因喜生的父亲死得太早,欠了汪财主的债,而喜生又无法偿还,只能到汪财主家做长工低债,专为他家砍柴烧。罗喜生在打柴之余,喜欢到会仙桥这个地方去玩耍。

  罗喜生曾听祖父说过,在从前,会仙桥这个地方曾是神仙们聚会的地方,他也想到会仙桥见识一下,说不定哪一天,还真能碰上神仙聚会。罗喜生还有一个个人爱好,那就是喜欢吹笛子,而曲子,是罗喜生自编自吹,据说这些曲子,是罗喜生根据他自己生活的环境,利用感情而胡乱吹的,由于时间长了,固然使这笛声也能打动人们的心。这一天,罗喜生正在会仙桥吹笛子,当罗喜生吹得忘我时,有一位年轻而又漂亮的女孩来到了他身边。这个女孩叫惠姑,与罗喜生同住一个山沟里。惠姑这一天也刚好来到会仙桥寻找野果子充饥,当惠姑听见了罗喜生那动听的笛声,惠姑被这笛声所吸引。

  罗喜生见有一个女孩来到身边,连忙放下笛子问惠姑:“你叫什么名字?”“我是惠姑。”惠姑回答说。罗喜生再问惠姑:“你怎么也来到这个地方?”“因为家里没有吃的东西,因此只有到山上寻找吃的。刚才听到你吹的笛子,你吹得真好听。”惠姑回答说。“那是我吹得好玩的,我只好靠它来消磨时光。”罗喜生羞答答地连忙解释。……这对青年男女一起聊到天将要黑下来,他俩在分手时,还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

  就在罗喜生与惠姑分手不到十分多钟以后,汪财主的打手也在山上为汪财主物色年轻的女孩,这帮打手真是横蛮不讲理,见到女孩就抢。惠姑正好走在与打手们所走的一条路,而南岳山上只要有人大声喊叫,附近周围都能听得到,那怕是另一个山头也能听见有人喊叫。因惠姑长得也算锝一个美人儿,这几个打手见到惠姑,你拉,他推,几个打手就准备抢惠姑。“你们想干什么?”惠姑见有人拉自己,她连忙大声喊叫。“美人儿,我们见你长得还不错。是想让你去当我们财主的小的,说不定我们还得靠你。”其中有一个打手见惠姑喊叫,忙阴阳怪气地说。“我不去。”惠姑也不甘示弱地说。这个打手又说:“你喊什么喊,不去?这就由不得你了。”这个打手下令说:“你们给我把她捆起来。”

  话说惠姑被打手们捆住后,惠姑使劲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一个打手见惠姑喊叫,他连忙用手帕堵塞惠姑的口。惠姑心想,只有自已救自己了。就在打手们一边拉,一边推惠姑时,一位庄稼汉模样的年轻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喊一声:“放下她。”其中一个打手见有人挡道,阴阳怪气地说:“你是什么人?竟敢挡老子的道。”“你竟连我都不认识,真是怪事了,告诉你也可以,我就是你祖宗。”这年轻人也不敢示弱回了打手一句。这个打手见有人能顶嘴,象似下令说:“你们替我好好招待这个朋友。”

  “你们想打架是吗?你们是一个一个地上,还是一齐来。”这年轻人一边说,一边拉开架式,准备迎敌。

  由于天快黑了,这些打手也无心去打年轻人。因此,这些打手来了一个接连一个打年轻人,年轻人能对付打手们的车轮战术,可想而知,这年轻人也是练过功夫的。

  第一轮不能打败这年轻人,打手们可有点急了,他们把平时练的拳术使了出来。新的车轮战开始了,打手们用少林拳术像雨点般劈向年轻人。

  天渐渐黑了下来,差不多看不见人影时,年轻人利用机会使劲还击打手。那曾料到,这些打手在晚上打架,比在白天打架是更有精神。这时,年轻人慢慢地不是打手们的对手了,年轻人只有挡住的能力,而无还手的能力了。这时打手也停了下来。

  再说罗喜生与惠姑分手后,罗喜生心里在想,要是能讨到惠姑做老婆,那该多好。罗喜生也有十八岁了,至今还是光棍一条,觉得自已有几分力气,虽然身在汪财主家做长工,生活贫困,又有哪家姑娘能看得上我呢?不知道惠姑是怎么想的。

  就在罗喜生异想天开时,突然一阵阵喊救命的声音传来。罗喜生心里在想:应该不会是惠姑在喊吧!“救命啊!”罗喜生顿时觉得这声音好熟,“肯定是惠姑出事了,我得去救她。”罗喜生一边在想,一边在寻找声音的具体方向。罗喜生想的是:惠姑回家应走哪一条路呢。罗喜生也不能想那么多了,连忙放下肩上的柴,随着喊叫声音的方向一路狂奔。

  就在年轻人不能制止打手们时,罗喜生也刚好赶到。罗喜生也认得这几个打手,也知道这几个打手平时就凭自己功夫了得,在当地作威作福。见这年轻人不是打手的对手了,赶忙上前。年轻人见有人帮忙,为了不使罗喜生吃亏,年轻人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术,不用几下,这帮打手只好说:“你替老子等着,有种的就不要走。”

 

{Ky:PAGE}

 

 

  高台寺

  据《南岳志》记载:高台寺临空架构,势颇奇险。具体建造年代已不可考。南宋乾道3年(公元1167年),朱熹、张栻、林用中等人游南岳时,就与当时高台住持了信和尚有过交往,并题诗赠墨,可见寺宇在这之前已经存在,并具规模。 寺院后来倒毁。到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一五四六年)才由楚石和尚在废址上重建。清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再由向盛世募捐修葺一次,成为现在这样的规模。 高台寺为石墙青瓦建筑。原来只有三间平房,面积约六十平方米。寺门额上刻有“高台古寺”四字,下有“佛祖法门家”五个小楷。左右楹联是“松阴匝地,佛法参天”。寺后是碧萝峰,峰下有一眼泉水,叫观音泉,流水经年不断。一九八三年,南岳管理局将高台寺辟为南岳风景区重点游览地方,对古寺进行了修葺,既保持了寺院前门原貌,又将寺舍改建为两层,把两厢扩建,使古寺的面积达一百六十平方米。整个寺院焕然一新。

  高台寺位于狮子岩到上封寺之间,地处秀丽的碧萝峰下,寺院因建筑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岩台处,所以叫高台寺。宋代张钧游览高台寺胜景时,曾作高台寺诗一首,生动地描述了这里的秀丽风光。诗云:“万仞孤高处,烟云缥缈间。灵源声不断,辙迹藓斓斑。山鸟应无定,溪云常自闲。凭栏长纵目,问首厌尘寰。”

  高台寺下面便是巨石堆叠的观音岩,周围石壁上题刻甚多。岩顶的一块巨石,刻有“冠石”和“大鹤行窝”的题留。“冠石”两字,大二尺余,行书,是明代嘉靖壬戌( 公元一五六二年)重阳日,吴郡张勉发所题。“大鹤行窝”四字,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 (公元一五四七年) 重阳日,无锡山人高简题刻的。他自诩为得道的仙鹤飞来南岳,在这里憩息。观音岩下是烟霞洞,洞中曾有千手观音全身塑像,栩栩如生。洞前还有“圆明洞”、“朱陵洞天”、“降龙岩”等十余处石刻,都是明朝时游人的题留。

  高台寺位处高寒山顶,石多,风大,冰冻期长,所以树木很难成材,可是在寺后碧萝峰的右侧山坡上,有五株古松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其中有三株特别高大,名叫念庵松,枝丫交错,苍劲挺拔。高台寺下左侧空坪上,有一座八角形的花岗石砌的亭子,叫开云亭。它是一九三八年江西省长熊式辉建造的。以纪念唐代大文豪韩愈游南岳时,精诚之心能使衡山开云的胜事。在开云亭的下边有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月池”。 石亭的基壁上刻着 “月池”二字,因晚上皓月当空,倒映池中而名。  

 

{Ky:PAGE}

 

 

  南天门

  南天门距南岳镇十八华里,自南岳大庙后沿盘山路逶迤而上,经半山亭,过邺侯书院不远,就到了云笼雾罩的南天门。

  南天门下方,有船状的卧龙石,名飞来船,衬以流云,好比船在云海中乘风破浪,而南天门的石牌坊,就是高耸的桅杆。牌坊分中门和左、右川门,中门上方横额镌有“南天门”三个描红大字,左、右横楣上刻有“行云”、“施雨”,字迹端正醒目。

  南天门是南岳前后山的分水岭,山阳为前山,山阴为后山。南天门又是连接主峰的纽带,紫盖峰在东,烟霞峰在南,天柱峰在西,碧罗峰在北,它们从各自方向环抱过来,伸展开去。

来源:南岳新闻网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