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抗日忠烈祠:重拾心底的悲怆--南岳衡山抗战纪念陵园清明节见闻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勉 编辑:彭俊 2012-05-14 09:10:24
—分享—

  

 

        与南岳衡山大小庙宇络绎不绝的香客比起来,前往位于山腰的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拜祭先烈的人不能算最多。不过,从清明节来看,这个国内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的陵园,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重拾心底悲怆的地方。

  忠烈祠讲解员阳娇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国家已拨付每年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忠烈祠的维修,而且“这两年自发前来悼念的网友越来越多了”。

  1943年3月14日,林徽因为在1941年对日空战中牺牲的三弟林恒写下悼诗,对弟弟和“同他一起去的兄弟”的怀念“历历在目”,而“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心底”。

  忠烈祠,位于湖南省南岳风景区香炉峰下,从景区大门出发,沿着东线盘上公路往上四公里便可到达,这里供奉着“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1943年7月7日忠烈祠落成公祭时,原本只准予第一批张自忠、郝梦龄等五十三名忠烈将士入祀。但当时的主祭者、时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的薛岳指着“总神位”说:“抗战还在进行,牺牲在所难免。这总神位,特为今后为国捐躯忠灵而设,千秋万代,血食无替。”

  往年,由于一直缺少宣传,尽管“五岳”之一的衡山蜚声中外,直达衡山之巅祝融峰的公路绕祠而过,但游人香客们却极少驻足。更有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忠烈祠是何所在,尤其不知道它是当年以国民政府名义所建的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陵园,不知道包括湖南六次会战在内的全国二十二次正面大型作战,以及全国共计近四万次战斗所牺牲的将士,曾被宣布“一体入祠祀享”。

  然而,这样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记者在七七纪念碑前碰到来自深圳的蓝敏一家。“我已是第五次来这里了。”蓝敏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对于那段历史只剩下“衡阳会战”“长沙会战”“薛岳”等零散的记忆。现在,他要在忠烈祠重新认识、好好感受那段历史。“儿子三岁时我就带他到这里来了,现在八岁了,很喜欢读历史。”蓝敏说。

  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陵园里随处可见结伴而行的大学生。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大三学生王亚冬去年“无意中发现”忠烈祠后,对这个祭奠的全是正面抗日战场阵亡将士的陵园十分好奇。经过自己一年的了解,王亚冬特地在今年清明再次来到忠烈祠。“我在陵园里逛了很久,心里很沉重,一句话也没说。看到墓碑上的碑文,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王亚冬说,以后自己还会来。

  在享堂内的“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前,摆满了挽联、花圈和菊花。挽联上写着“抗战英烈永垂不朽”等字样,落款有“衡阳论坛网友”“衡阳市蒸湘区衡钢小学”“衡阳山水户外”。人们驻足在前,良久凝望着神位。不少人还双手合十,朝着神位深深鞠躬。南华大学电器学院大三学生陈金发说:“不管他们是谁,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一拜。”

  据了解,当年忠烈祠“入祀将士”谱牒共有十册,记载着享堂内二十二座第一、三、九战区神位和七座公墓中的阵亡将士名录。但遗憾的是,十册谱牒已无迹可寻,归葬于此的阵亡将士的确切人数以及他们的名字、籍贯、年龄也就成了永远的谜。

  1983年,忠烈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忠烈祠被核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暖春的阳光把忠烈祠茂密的松柏照得更显苍劲。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姓名已无法详尽知晓,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来到这里重新拾起那份久沉心底的悲怆,他们将被永远地铭记。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勉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