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会因它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而印上它特有的文化烙印,恰如北京的 “千年古韵”、上海的“世界博览”、西安的“东方神韵”等,都让人刻骨铭心。
南岳作为中国五岳名山之一,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宗教文化”、“福寿文化”、“火文化”、“抗战文化”、“湖湘文化”、“书院文化”等不一而足。南岳文化的灵魂究竟是什么?在探寻的同时,人们期待藉此成为再展南岳旅游雄风的精神引擎。
一直以来,南岳都在努力探索旅游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点,通过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来树立旅游品牌形象。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多元文化标识却让南岳在丧失独特的个性魅力。南岳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山,素有“文明奥区”美誉。自古以来,学者盘桓,名人如流。有源远流长的祭祀文化,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有炽盛浓厚的湖湘文化,有众生仰求的寿文化,还有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等等,它们在南岳衡山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碰撞融合,渗透统一,形成了既具众家之长,又独具特色的名山文化。近年来,南岳一直在围绕打造寿文化、树立寿品牌,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了九届国际寿文化节,并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南岳作为寿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然而十余年来,这一品牌并没有在受众中产生足够持久的影响力。而南岳其他几种文化也在这种不确定的文化定位影响下,摇摆不定,形象模糊。与此同时,来自外部的一些城市还在与南岳“共享”同类文化,如与海南三亚南山共享的“寿文化”,与河南商丘共享的“火文化”,与长沙湘潭岳阳等共享的“湖湘文化”等,这些都使得南岳自身的文化气质不具备独特性,地域性,差异性而丧失竞争优势。
如何通过清晰的定位来提升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业内人士认为,南岳必须尽快提炼出新的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进而使人们一想到这一符号就能想到南岳。而提炼代表性文化符号,不会影响到南岳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更不会压抑、束缚文化的发展,反而会起到促进、引领和提升文化发展的作用。提炼新的文化符号,可以高效地树立南岳的文化形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起到龙头作用,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升文化产业的品位。
南岳文化精髓在于“和”
文化品牌的确立,应当是挖掘文化资源中最能代表本土文化性格的差异化特征,使其具有识别的本质,这既关涉能否集聚起本地域的文化资本,又关涉将来南岳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而在文化大发展被提上日程的今天,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更应以强调文化符号的建立来体现地域特色,从文化差异性中构建自身的文化框架,从而获得自身的文化认知度。
那么,南岳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有专家认为上述“文化”都是南岳文化的分支,是南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大都只反映了南岳文化某一
方面的特征,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如果只确认其中一种文化作为南岳文化的唯一代表,则不足以代表南岳文化的整体风貌。对此,一贯主张“主打品牌,覆盖世界”的世界休闲组织中国机构常务理事乔然在深入南岳调研考察后一再强调:和谐正是南岳衡山众多文化中的经典。他说,南岳衡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和谐之山,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之“和”,一方面南岳衡山素称“五岳独秀”,景区内古木参天,无峰不绿,是令人向往的天然大氧吧;另一方面,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登临南岳祈福求寿,山上山下寿字题刻俯拾皆是,享有“中华寿岳”的美誉,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知名的长寿地。更令他由衷感叹的是南岳佛道“共存一山,同居一庙”的宗教之“和”,在我国,佛教和道教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宗教,由于历代帝王对佛道认识及信仰不一等原因,一千多年来,佛道两教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中历经了长期而复杂的争斗,而南岳佛道两教能够一直以来共尊共荣、和平共处,堪至中国乃至世界名山一绝。故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岳视察看到这一奇特景象时也高度称赞,并称之为“南岳现象”。他还认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之“和”也很值得一提,在抗战期间兴建的大陆唯一一座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忠烈祠以及国共合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都是国共合作、和衷共济共同抗日的象征,也是沟通两岸同胞心灵、营造和谐交流氛围的桥梁。中国最优秀最精粹的传统文化是和谐,南岳衡山承载的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谐文化的经典。南岳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和谐。
弘扬文化需要有形体现
在确定了自身的文化品牌之后,要解决南岳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把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问题,也是促进从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在人类所有的财富里面,可以成为永久性财富的,实质上就是文化和文化产品。
如今,南岳针对和谐文化已开始尝试创作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前不久,南岳举办了2012和谐中国暨“心愿之旅·南岳衡山”系列之“南岳和天下”微雕艺术品首展式,展品就是依照大庙正殿为原型的“南岳和天下”微雕艺术品。
据“南岳和天下”微雕艺术品的设计公司——深圳亚洲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熊可为介绍,“南岳和天下”的创作灵感正是基于南岳的和谐文化。南岳大庙的精髓就是一个“和”字,南岳大庙为江南庙宇之冠,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为佛道两教所共享,集祭祀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院,儒释道为一体,形成了僧道轮流执政大殿的和谐宗局。大庙承载的除了本身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更是一个和谐的符号和象征。“南岳和天下”微雕艺术品的最大亮点就是独树一帜打出了“和”牌,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三个代表”,即最能代表和谐心愿的具象艺术,最能代表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最能代表和谐精神的广泛传承。
他认为,南岳此前主打寿文化,如今经过对南岳大庙的提炼和概括,他觉得和文化比寿文化更具有代表性。“南岳和天下”微雕艺术品不仅是南岳在旅游文化产品创新上的实践,更是一种最为丰富丰满充实的和文化的有形体现;不仅是为南岳旅游纪念品添一张新名片,更是南岳旅游新一轮文化产品的象征。
对此,乔然理事表示,在中国上下致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今,南岳顺势而动,主打“和”牌,有利于抢占极为广阔的国际客源市场,同时以“和”为总揽,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为深挖和宣传南岳宗教文化找到了一个有机的结合点。南岳近年来推出了“心愿之旅,南岳衡山”旅游形象广告语,乔然认为此举开全国风景区之先河,顺应了“心经济”时代人们心灵层次的需求。为进一步明确“心愿之旅”的概念,乔然理事深入阐述了“和”与“寿”的关系,他认为南岳的寿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寿是表象,和是手段,换言之,只有用和谐的办法,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国家的兴旺,一个民族的昌盛,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一个家庭的和睦。南岳衡山只要能够顺应当前国际旅游发展趋势,积极把握时代主流,充分挖掘南岳得天独厚的“和”文化资源,完全能够在全国旅游区脱颖而出,以崭新的视角率先抢占国际旅游市场。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邹毅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