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讯:40℃的高温,当市民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时,一群“水脉守护者”穿梭于水厂、施工工地、抢修现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被汗水浸透的工装、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刻进骨血里的责任——他们用最朴实的坚守,守护城市每一道“水龙头”,让清凉时刻从管道奔涌而出,共同书写着城市供水安全的“民生答卷”。
高温季节是管网漏损高发期,地表温度超过40℃时,混凝土路面热胀冷缩,加上用水量激增导致管网运行负荷增大以及管道压力骤升骤降,极易引发爆管。上午10点,龙缘居小区,一起紧急抢修正在进行。
汗水顺着安全帽檐滴在水泥地上,瞬间蒸发成白花花的盐渍。切割、清理、安装……每一步操作都要精准无误。经过1小时紧张作业,随着阀门缓缓开启,清亮的自来水重新涌入管道。
中午12点,兴隆水厂内,工艺流程环环相扣:原水首先进入配水池,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形成“矾花”,再加碱调节pH值,经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进入滤池过滤,最后经消毒输送出厂。其中,排泥、加碱、设备维修是保障水质的核心环节。持续高温,水藻类繁殖加快,只有增多排泥频次才能保障水质,工作人员每整点都要进行一次巡查。
正午的太阳像团火球,把南岳区引水工程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现场、新建小区供水管道安装、老旧小区供水管道改造的工地烤得滚烫。裸露的黄土被晒得开裂,踩上去能感觉鞋底在发烫,工作人员的脚步却未停歇。沟槽开挖、管道铺设、压力测试……每道工序都像在“烤炉”里进行。当一根根管道稳稳落位,阳光在工作人员汗湿的脊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地下蜿蜒的“水脉”,将在不久后,带着清凉流进千家万户,成为城区里最踏实的民生底色。
从爆管抢修的分秒必争,到水厂值守的24小时不歇,再到管道施工的高温攻坚,每一处岗位的坚守,都在为城市供水安全筑牢防线。
(一审:彭俊 ;二审:曾科;三审:杨栋梁)
来源:南岳融媒
作者:缪雯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