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讯:86年前,在南岳这片苍翠山峦间,国共两党携手创办了抗日战争史上特殊的军事学堂——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三千余名游击战士从这里走向战场,用血肉书写了民族救亡的烽火传奇。
1938年武汉失守后,朱德、周恩来向蒋介石提出合作培养游击干部,毛泽东批示:“去吧!专讲我们的一篇道理”。1939年2月,南岳游干班正式成立——由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和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
展厅里这份斑驳的课程表揭示着魔鬼训练:每天8小时战术课,夜间急行军横跨祝融峰。叶剑英编写的《游击战术》教材被学员称为‘活命宝典’,其中‘化整为零’战术后来在百团大战中重创日军运输线。
从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南岳游干班在南岳举办了三期,共培养了三千余名游击战骨干。结业后他们奔赴抗日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辉煌战果,迫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一审:彭俊 ;二审:曾科;三审:杨栋梁)
来源:南岳融媒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