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讯:11月中旬,在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树”——野生绒毛皂荚荚果进入成熟期。
野生绒毛皂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CR)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全球仅剩9株,全部栖息于南岳衡山。
绒毛皂荚的种子多数,椭圆形,4-6月开花,6月份开完花后会慢慢结果,11月完全成熟。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介绍,由于绒毛皂荚䧳雄花期不一样,雄花比䧳花早开一周左右,且它的荚果难以打开,外种皮坚硬又不容易吸水,所以导致授粉难、发芽难,种子发育不好;再加上绒毛皂荚种子野生动物也爱吃食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绒毛皂荚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繁殖。
为加强对绒毛皂荚的保护,保护区通过提高和扩大监测的频次与范围、悬挂保护标识牌、修剪病枯枝和周边藤条等综合措施,努力将这一极危种群繁衍壮大。
截至目前,南岳区境内的植物特有种一共有5种,除绒毛皂荚之外,还包括窄花柳叶箬、毛柄金腰、南岳蹄盖蕨、以及今年4月份确定的新物种“南岳老鸦瓣”,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一审:彭俊 ;二审:曾科;三审:杨栋梁)
来源:南岳融媒
作者:周翔宇
编辑: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