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区内】蒋炳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蒋炳炎 编辑:彭俊 2017-12-29 15:41:27
—分享—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创造性地抓紧抓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落实,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和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

  近几年来,我们南岳区以争创全国“长安杯”为目标,立足区情定措施,探索创新抓落实,连续3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先进县市区”称号;连续14年蝉联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结合在南岳区的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关键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求创新:

  一、要在体制机制上求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首先要从优化社会治理主体格局着手,健全管理平台,改进治理方式,形成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一要完善社会治理责任机制。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全区各级各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全面梳理,重新界定社会管理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切实解决相关部门职能交叉和工作“缺位”、“越位”的问题,构筑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社会管理新体制。二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点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既是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需要,更是加强基层、稳定基层的需要。要结合南岳实际,坚持“县级领导包村、乡镇干部包组,联创单位包小区、机关干部包门店”等分级联点制度,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传递政府声音、理顺社会情绪,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三要完善三级网格联动机制。要建立区、乡、社区(村)三级网格信息平台,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将网格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到小区(村)层面,力争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治安防控“零距离”。像去年元月发生的衡山县连环杀人案,最初凶手也曾逃入南岳境内,但震慑于南岳街头的巡防见警率和无处可藏的群防群治网,不敢在南岳作过多逗留,匆忙又逃往了衡山偏远乡村。

  二、要在基层基础上求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根基在基层,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社会末梢,为优化社会治理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一要健全基层组织。要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形成“以城乡基层党组织为核 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政法派驻力量为依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真正把基层打造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二要完善基础设施。要通过整合警力、民力和技防等各种资源,完善城景区电子监控系统建设,构建社区防范、街面巡逻、单位防范等治安防控网络,切实增强整体治理防控能力。近三年来,我区就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完成了公共安全 “六大系统”建设(人流分割系统、全城监控系统、客流计量系统、对讲通信系统、安保照明系统、全城广播系统等系统),为我区科学应对旅游高峰、确保平稳过渡发挥了巨大的基础作用。尤其是今年正月初一,在短短的十多个小时内,南岳大庙就先后迎来32.69万人次的客流高峰。我们紧紧依托 “六大系统”,采取“外围控车、内部接驳、智能交通”的措施,强化指挥引导、强化安全管控,确保了客流高峰的顺利通过,得到了国家公安部的高度肯定。三要落实基本制度。要全面落实基层民警包社区负责制,强化公安巡逻、专业巡逻、居民义务巡逻相结合的人防体系,进一步推进警力下沉、关口前移,切实筑牢治安联防“第一道防线”。目前,南岳区先后建立起74个小区平台和5000余人的义务巡防队伍,实现了城区重点地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巡防联防全覆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提高,社会治安民意调查连续11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其中,2016年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受两项内容均排名全省第一。

  三、要在改善民生上求创新

  改善民生既是促进和谐稳定的根本目的,又是实现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南岳这几年之所以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关键就在于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千方百计保障和加大民生投入,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良好基础。一要落实民生举措。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集中力量办理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好事实事,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加助力、减少阻力。近年来,我们在全市率先实行区办高中教育免学费和教材费,逐步实现城乡低保、社保一体化,城乡义务兵服役期间享受同等优抚政策,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抚恤金政策等,民生支出占了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今后我们还要按照经济增长比例逐年递增,确保发展成果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惠及全区人民群众,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区委、区政府的公信力。二要保障民生底线。要围绕老百姓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以及弱势群体生活保障、困难救助、精准扶贫等方面,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优先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优先落实失地农民保障、专项救助和困难群众帮扶等民生举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和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认同感。三要推动民生发展。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关系,引导传统乡镇向精品景区转变、传统产业向旅游产业转变、传统村(居)民向旅游从业者转变,从而实现全区人民的共同发展、共享发展。2016年,南岳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818元和17432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周边县市区。

  四、要在化解矛盾上求创新

  化解矛盾是促进和谐稳定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是南岳社会矛盾交织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从化解矛盾入手,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景区村民搬迁、涉法涉诉涉军等信访突出问题,夯实好社会稳定的基础。一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健全信访维稳、风险评估等制度,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包案处访等活动,真正把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要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程,在审批实施前,要进行科学周密的稳定风险评估,做到群众不参与不决策、群众意见发表不充分不决策、大部分群众不支持不决策,确保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争取最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要强化矛盾化解力度。建立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积极开展纠纷隐患大排查、“三调联动”大调解等活动,大力推进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工作,及时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正是由于我们完善了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调处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积案,我区才呈现出连续多年全市信访总量最少,赴省进京上访长期低位运行,重要防护期零非访、零通报的良好局面。

  五、要在全民共建上求创新

  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支持和推动公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要坚持将引导群众与依靠群众有机地对接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政府与社会共治共管的新格局。一要深化平安创建。广泛动员农村群众、小区居民、单位干部职工、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传承发扬邻里守望、联户联防、大院联防、自助管理等经验做法,积极参与平安创建,使巡防工作变成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义务行为,真正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二要深化文明创建。定期组织文明卫生户、五好家庭和文明经营户评比,大力开展“矛盾化解进家庭、进社区、进村组”活动,用身边典型教育和带动身边群众,用身边的人化解身边的矛盾,进一步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三要深化全民创建。充分发挥政法部门“主参”作用、乡镇街道“主导”作用、联创单位“主要”作用、和村(社区)小区“主体”作用、村组(小区)居民“主角”作用,以创建“四型小区”(安全稳定型、环境优美型、文明学习型、友善和谐型)为载体,充分发挥小区区长、中心户长、楼栋长、巡逻队长和法制宣传员、治安信息员、帮教调解员等基层“小人物”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及时有效地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而促进社会治理主体从单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治理重点从侧重事后处理向更加重源头治理转变,实现全区平安创建全动员、全覆盖。(作者系中共南岳区委副书记)

作者:蒋炳炎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