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罗辉报道 初次见到曾品生,皮肤黑黑的,个头高,身材瘦,谈吐间逻辑分明,神态自若,干练、踏实、坚决,这是曾书记留给记者的印象。
曾品生说:“我当村支部书记之前,杨泉村是出了名的烂村,我总结起来有四差:群总基础差,自然条件差,经济实力差以及村干部班子不团结,勾心斗角,我接手时,杨泉村是一个烂摊子。”
“我当选了村支书,下定决心要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首先整顿村班子思想,树立班子形象,团结班子成员,做思想工作,让班子成员树立为群众办实事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为民办实事,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水、路、电、信。”
曾品生告诉记者,他接手杨泉村时,村里没有资金,更别谈为村里发展的那些宏伟的蓝图,捞到村里第一桶金是源于2002年退耕还林项目。曾品生当时望着村里光秃秃的600亩荒山,想着怎么把这些资源变成资金。2002年,曾品生带领村民给荒山种上冬梨枣,但是苗子出了问题,项目夭折了。不服输的曾品生第二年又带领村民种植国外松,这次成功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杨泉村拿到了退耕还林的国家补贴资金,每年有6万元的收入,这些资金,曾品生分配给村集体和村民。
有了退耕还林的补贴款,曾品生开始着手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2004年,村里只有一个变压器,供电困难,村民在夏天吹电风扇都存在带不起的现象,村民收获的粮食,碾米也不成,干旱时抽水机抽不上水,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曾品生说干就干,为村里增添2台变压器,如今村民家家户户开空调也不成问题,村民们满意了。
2006年至2009年,曾品生花了3年时间,带领村民扎实苦干,基本解决了村里的水利基础设施问题,新修3000米电灌渠,硬化5000米田间渠,让杨泉村从一个干旱死角变成了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要致富先修路,2007年至2014年,曾品生带领村民修成了主村道5.7公里,通组到户马路11.7公里。曾品生一直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路要修宽,两旁要做绿化,而且要做就要做好,必须得干成。当时大多数村民怀疑曾品生的规划和能力,认为修路的事会办不成,给道路做绿化定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现在,杨泉村的路也修好了,道路两旁的绿化也做得很好,走在乡间马路上,优美的风景让外来的城里人赞叹不已。
曾品生说:“修路是大事,我做事的风格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我设计的路基宽是10米,硬化3.5米,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有梓树、桂花树、广玉兰等,很漂亮。当时缺资金,我看到西渡街上花坛提质改造,敲下来的花坛砖废弃,我马上叫上组长、党员,开了四辆货车连夜将这些砖搬回来,弄到凌晨1点,节省了一笔项目开支。再加上,我勤于走动,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这件难事竟也办成了。而且,在最困难的时候,我还将自己家所有的积蓄35多万拿出来,填补了修路的空缺。”
“关于给道路做绿化这个项目,我觉得只要在管理上下工夫,精心养护,一定不会成为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我经常带着自己的家人挑水,打理这些绿化树,在我的感染下村民也自觉维护,现在这些树长得可好了。”
村里的面貌有了改观,怎么把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摆在曾品生面前的现实问题。曾品生将全村890亩耕地划分为琯溪蜜柚、荸荠、烟叶、油菜、优质稻、莲藕六个产业片区,安排党员干部包片负责,实行稻烟轮作、稻荸荠轮作,解决了生产难题。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在全村实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网格长牵头负责网格内的日常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村荸荠专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发展合作社中建立了党支部,有力促进了全村荸荠和养殖业发展,打响了杨泉荸荠品牌,实现全村年产鲜鱼5万斤,出栏肉猪1000头的目标。仅种养方面,全村年产值达500万元,人均4000多元。
曾品生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3个组承包了烟田,他给每个组10万元资金,并提供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组长牵头种植烟叶,给做事的村民记工分,烟叶成品归村里销售,并且制定一系列奖罚措施,并且开设食堂,评选先进,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烟叶的积极性,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村集体的收入光烟叶一项每年就是20万元。
为了能让村民和城里人一样,喝上放心水,曾品生在村里打了一口直径9米,深9米的水井,并给村民家安上水管,项目资金花费70万元,村民的生活又和城里人的标准更进了一步。去年,村民家中基本上都安装了光纤宽带网,“信”的问题也解决了。
为提高村里的管理水平,曾品生说:“我给村里13个组每个组选2个组长,一男一女,男组长抓中心工作,女组长抓环卫、计生工作。完善党建服务机制,坚持村干部值班坐班和集中办公制、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村里安装4个广播,及时宣传党的政策、发布病虫警报、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在全村凝聚了正能量。这些制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采访结束,曾品生说:“其实,当村支书我心里是有委屈的,刚开始上任,村民对我的能力有怀疑,甚至瞧不起我,我都暗自沉在心里,抱着一个信念,只要下决心想事、积极跑事、踏实干事,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一定能成事。当时我掏出自己的家底为村里项目垫资时,很多人不相信,只有村里的会计拿着账本能帮我证明,才能打消村民的疑虑。”
“我觉得,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为人民办实事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村支部书记更要在村干部面前做好表率,才能凝聚村干部的战斗力。我已经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连干了四届,现在村民们都不愿意换届了,这是群众对我的信任!”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罗辉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