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有书香】华容香会朝圣记录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2013-06-30 10:52:04
—分享—

  编者按:据历史文献记载:“衡俗八月,男女相率朝岳,三五七步,手持香柱,拜于道左。劝孝歌高唱入云,响彻山谷,远近闻名……”这段文字将南岳进香的情形描述得十分清楚。湖南岳阳的华容县,是保留着传统香客大规模进香的地区之一,保留着大规模南岳朝圣习俗已逾千年。在时代的风声里,在今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瞬间,南岳朝圣文化在这些地区仍然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着。我们的镜头也将从这里开始,解读、思考着薪火相传的朝圣文化。

  一、镜头

  农历二月的华容县,午后是闲散而舒适的,下过雨的泥土发散着不可遏制的生气,金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大妈阿婆们走在路上聊天,不谙世事的孩童睁大眼睛看着我们的镜头。一辆摩托车从远处驶来,一问,骑车的小伙子竟然是从长沙骑车赶回来烧香的。

  这里的人们淳厚、质朴,多年来的劳作、生活、风俗习惯一直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仍恪守着传统的生活节奏。历经千年的南岳朝圣文化在这沉淀了下来,形成了深深的文化底蕴,甚至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中,并固执地传承下去。他们的传承方式很简单,父传子,亲戚传亲戚,乡邻传乡邻,年年如期,世代相传。每年开春或秋收以后,他们便收拾行装,扶老携幼,举村举乡齐齐上路,浩浩荡荡奔赴南岳衡山,也由此南岳进香有了“春香”和“秋香”之分。他们的进香形式有“行香”和“拜香”,“行乡”是步而来行而走;“拜香”即三步一跪,五步一拜,或是三步一跪,七步一拜,以彰显虔诚之心。很多人都有愿望,但很少人像他们一样,把这种祁求仪式演绎得如此大张旗鼓。

  为了方便进香,这里的人们自发成立了民间香会,会员由本村或十里八方的善男信女组成,会首又称香头,由德高望众、善于组织的长者担任。一位华容地区的香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朝着家中摆放的“南岳司天昭圣帝大帝之位”虔诚地拜了几下。身为香头,他除了要去香会会员集中地南集宫排练朝拜“歌舞”外,还要负责组织会员、准备祭品、联系交通、安排食宿等事务,这些复杂的准备工作,他做得有条不紊。

  排练朝圣“歌舞”的南集宫,人头攒动,大家都在认真地排练着,烛光闪耀得有些恍惚,落在地上清脆的卜卦声,香火明明暗暗,让人心灵起伏而颤动,时间在静静在流动,仿佛经历了上千年,一切都没有改变,让我们融入到他们那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里。但这里与时代同步的现代文明又似乎无处不在,南集宫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一栋栋现代办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年轻的姑娘把绑腿系在了牛仔裤上。香头家天花板上挂着电风扇,打开门是一辆车,他掩上还贴着门神的大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的一瞬间,他没有丝毫地察觉。

  江西萍乡、湖南岳阳、隆回、邵阳、洞口等地大规模有朝圣习俗的地方,他们都很自然地把这种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使得南岳朝圣文化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着。它融入了地方的艺术史,凝聚着一方水土的情韵,承载着一方百姓的苦乐,演绎着一个地方的生活和创造……

  二、解读

  在时代的风声里,在今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瞬间,南岳朝圣文化在这些地区仍然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着。很久人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南岳的这种朝圣文化薪火相传呢?

  “我来南岳首瞻拜,澡心涤虑栖斋房。展礼不敢用牲币,旃檀一片将芬芳”。这是清代学者潘耒在《谒南岳》中的诗句,所谓“澡心涤虑”,是要心思专一,不思杂念,为了表示对菩萨的虔诚,南岳进香出现了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恐怕都没有的进香仪式,这就是唱进香歌、跳集体舞。民俗专家称,南岳朝圣唱歌与跳舞是互为补充、互为诠释,一方面是为了对菩萨表示虔诚,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贯注精神,消除杂念。让我们把镜头转向湖南华容的这个香会,撷取它的镜头作为千年朝圣路上的一个缩影。

  此时,猎猎的香旗为前导,众人跟随队列而行,香客们头扎青布,身着青衣,胸前的红兜上写着“南岳进香”四个字。香头领唱香歌,人群齐声附和,跳集体舞时他们队列不断变换,舞步十分整齐,而且是边跳边唱。这是一种奇怪的腔调,我们很难听得懂他们在唱什么。但这却是他们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是他们吟诵生命、赞美生活的情感源泉,这是提倡孝道、善行、友爱、慈悲的序曲,这是国泰民安、家运昌隆的祁福。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内容丰富的《南岳香歌》,则最能体现南岳朝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据载香客们所唱的歌千百年来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精心研究,去糟粕存精华。南岳香歌又分为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香歌,这首《拜众神》便是朝香过程中的唱词:一柱清香炉内焚,虔拜灵山众神明:祁求风调并雨顺,免得众生受饥贫,再求天下干戈息,免得众生遭刀兵,瘟疫灾害永消散,凶象化除现吉星,求得万民均安泰,长寿多福享太平。他们的祁福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众生、天下才是他们的愿景。

  庞大的进香队伍里,有很多小孩子,这些孩子像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自小跟着大人来到南岳这片土地上,多年后又带着他们的儿辈、孙辈来到南岳,薪火相传着这种文化。在如今保留着大规模进香仪式的香客队伍中,他们的仪规是十分严格的,朝香者从家里准备朝香以及途中和到达南岳的纪律、礼仪都一一做了严格规定。凡在路上,不可嘻笑言语,高声大叫,三心二意。

  进香结束后,香客们将胸前的红兜翻转过来,上面书有“回光返照”四个字。进香回去的路上,他们有的仍退三步一拜、退七步一拜。他们回到那片生养的土地上后,茹日月之光,饮清露之泉,在祥和奋进之中,用勤劳和汗水创造美好的生活。或许是他们的勤劳、汗水所致,或许是祁求的神明庇护,他们向往的平安宁和,所求得世间种种也会顺心遂意,他们又会前来感谢南岳之神烧香还愿。

  三、思考

  影响当当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曾国藩,为了帮父亲还愿,曾特意从老家湘乡修了一条石板路经衡山后山直通祝融峰,那时候,来南岳朝圣的人走在这条路上,浩浩荡荡,首尾衔接数十里,蔚为大观。

  这条被称为“岳路”的麻石古道至今犹在,当年南岳朝圣的盛景已成为了记忆,那些唱过的香歌、进香的仪规很多也已经失传。遥想当年,今天的我们重新走在这里,会不会觉得太过冷清?南岳朝圣这种沿袭千年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保护还是保留,今天的我们,都应当认真而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如何传承?”

  刻满沧桑的“岳路”斑斑驳驳,留下了无数岁月的痕迹,也见证着南岳千年的朝圣路。它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又在期待着什么。或许在南岳申报世界遗产的进程中,南岳朝圣这一根植于南岳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南岳,走向世界,向世人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延伸阅读:

  【家有书香】陈水文访谈录:前进中的索道 前进中的人生

  【家有书香】刘家香访谈录:戏里戏外写人生

  【家有书香】纪连海访谈录:“我满脑子都是忠烈祠”

  【家有书香】谭松林访谈录:执着的作家梦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