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春分时节,蒋介石与周恩来再度来到南岳。这一次,蒋介石是以游击干部训练班的班主任,周恩来是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和国际问题讲师的身份,来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的。当晚,游击干部训练班副主任陈诚和白崇禧设宴为蒋、周洗尘。出席宴会的还有教育长汤恩伯、副教育长叶剑英等。
这天,刚吃过早饭,蒋介石便派副官把周恩来请到会客室。周恩来见蒋介石面容悲戚,便问:“委员长先生,有什么事?”
蒋介石从沉思中醒来,忙叫周恩来坐下,告诉他刚刚收到重庆来电,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宋哲元将军在四川绵阳病逝。宋哲元是一位抗日名将,久经沙场,屡败敌寇,他的死使蒋介石的心情颇感沉重。另外1938年8月至10月,宋哲元得到他的获准,曾因病在南岳磨镜台宾馆休养两个月,住的房子正好是蒋介石现在下榻的地方。而今得到宋哲元病逝的噩耗,蒋介石触景生情,尤感悲恸。
对于这位国民党抗战将领的不幸去世,周恩来也深表哀悼,他向蒋介石提议道:“宋将军曾一度隐息南岳,虽身患沉疴,仍念念不忘抗日救国,是中华民国的楷模。他在麻姑桥留有遗迹,我们去那儿瞻仰,以寄托哀思吧。”
到了麻姑桥,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石壁上一行直径3尺的大字:“不教胡马度衡山”,旁边书刻“卧虎”。字体刚健,笔势酣畅,深情高韵。这是宋哲元将军怀着对日寇疯狂侵略、野蛮兽行的无比愤慨,激情挥毫留下的遗笔。他自比“卧虎”,寓意卧虎藏林,养精蓄锐、盼望重上战场,痛杀鬼子。
蒋介石默默地看了一阵,继续前行。过了麻姑桥,旁有一块巨大的青石,上刻宋哲元手书的“诚、真、正、平”四个大字。这是宋哲元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时教育官兵的“四要”:“诚以修身,真以究理,正以处事,平以待人。”
蒋介石伫立良久,而后,边走边对周恩来道:“明轩 宋哲元的字 治军有方,这四个字就是军队的灵魂。”
周恩来说:“正因为如此,二十九军将士同仇敌忾,面对武器质量、数量十倍于自己的日寇,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寸土必争,以致在南苑战役中,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双双为民族壮烈殉难。”
蒋介石叹道“大千世界,生生死死,本为常事,只是明轩逝世过早,万方多难,正是用人之际,我失去了一只‘卧虎’,令人痛彻心肺。”说毕,吩咐副官摆上笔墨宣纸,为哀悼宋哲元题写挽联。他懂得佛学,身在南岳佛地,便从佛教的角度撰了一联:“佛日方中,忽痛阴云遽护法;倭奴未灭,为怜民族失干城。”接着,周恩来也写了一联:“失地未收回,虎威昭垂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延伸阅读:
来源:《文史春秋》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