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眸五年】社会管理上台阶 以人为本铸和谐

来源:南岳新闻网 作者:廖欣娅 编辑:彭俊 2012-11-12 11:21:17
—分享—

 ——“回眸南岳近五年,辉煌成就喜开颜”系列报道之七

 

  今年上半年,我区在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中综合排名第一;下半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二。2011年,我区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形象民意调查中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综治维稳工作连续12年获得了省市先进;全区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33个创建小区实现了刑事、治安“零发案”…… 种种荣誉和成果,对于一个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多万的旅游大区来说,实属不易。这是五年来我区坚持以旅游经济发展为中心,围绕建设“平安南岳”、“和谐南岳”、“幸福南岳”的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有力见证。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五年里,我区始终将社会管理工作摆在全区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仅成立了由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综治委总揽全区社会管理工作,还将每年的社会管理工作与全区经济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政法委、综治办更是被赋予“领导权、调度权、处置权、拍板权、奖惩权、否决权”等六大职权,犹如手握“尚方宝剑”为神圣的综治工作保驾护航。

  全区36个村(社区)均与县级领导、责任单位确定联点关系(较大的村明确了2名以上领导和2个以上单位),各村的社会管理、和谐稳定状况与联系领导、责任单位的进退留转、评先评优挂钩,这一新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管理力度。继前几年成立综治委总揽全区社会管理工作后,去年又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为契机,重新调整了景区管理处、综合执法大队等工作机构的职能职责;还特别推出了城区路段管理责任制,实行职责分区、条块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管理的工作效能和工作水平。

  为确保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年里,我区一直优先拨付社会管理工作经费,区财政除为各乡镇足额安排社会管理专项经费、每个村(社区)安排社会管理工作经费外。还对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的待遇优先到位,对政法综治工作的财政预算优先保证。

  “四型”小区全面铺开

  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和谐幸福,和谐幸福的根基是民生安全。2008年,我区在全省率先将平安建设推进到小区,全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联合小区共同创建 “四型”(安全稳定型、环境优美型、文明学习型、友善和谐型)小区。目前,我区已建成100%覆盖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的创建网络并实施了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四长三员”队伍500人,组织义务巡防队员1300人,确定了全区110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小区联点联创,创建参与达到了100%,实现了80%以上小区治安、刑事“零发案”。

  在创建“四型”小区的新举措中,不仅各机关单位建立了“四级” (单位负责人、内保主任、门卫、楼栋长)责任机制,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四级”治安防范网络。还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文件,严格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对各居民小区和联创单位实行责任捆绑,坚持“乡镇(街道)包重点、政法单位包社区、联创单位包小区”的责任机制,形成了“社会和谐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各居民小区开展了“我为别人守一天,别人为我守一月”的居民义务巡逻,切实增强了全区上下抓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了“小人物”的“大作用”,形成了“小区有事喊得应、居民遇事看得到、防控处事来得及、矛盾化解摆得平”的工作局面。通过创建工作,2011年全区50%以上的小区实现了“零发案”,后山三乡近10年来未发生刑事案件,南岳镇被评为全省平安乡镇。

  调解是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区委区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对全区36个村(社区)、410个村民小组、11537户村(居)民,坚持“辖区群众全走访、上访群众全接待、矛盾纠纷全调处”,建立了区、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实现了群众工作的“无缝覆盖”。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通过落实干部联系卡、民情日记、民情台帐等便民、近民、惠民举措,先后共落实整改项目12类239个,为老百姓办实事238件,解决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25个,群众测评满意度在98%以上。

  我区还成立了区维稳办,建立了区级矛盾调处中心及信访维稳接待大厅,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除严格执行县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外,针对劳动、民政、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方面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多的实际,还从这些部门抽调班子成员长期到信访局接访,组成“专家门诊”,当场“会诊”,当场“开处方”。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直到来访群众满意为止。近几年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98%以上,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全区信访数量与规模持续下降。

  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与过硬的群众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五年来,全区坚持以群众工作攻社会管理之难、以群众工作创社会和谐之优,成立了“群众工作部”。围绕加强基层基础、改进群众工作、干部参加劳动等出台了专门文件,完善了相关制度,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管理基础,我区还建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三调联动、铁路护路联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禁毒禁赌等专门机构,并制定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文件。实现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率100%。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累计办理法援案件206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560余人次。加大了特殊人群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法轮功”、“主神教”重点对象“五监一”防范措施,圆满实现了“零进京、零聚集、零插播”的“三个零”指标。

  游客满意 百姓幸福

  “南岳社会管理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民生建设。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明确提出‘确保让全区人民共享旅游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确保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并持续高于周边县区’的原则,使民生优先的理念深入到每位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破解了发展瓶颈,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南岳区委书记傅丹舟的深情话语,道出了南岳民本执政的核心理念。

  湖南唯一一条直达景区的高速公路南岳高速将于今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形成南岳全方位和更立体的交通格局;斥资亿元的重点项目兴隆水库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今年内投入使用,将解决制约南岳经济发展最大的“用水难”问题;总投入达6000万元的南岳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对南岳的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启动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实现了南岳垃圾在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送往衡阳市统一处理……一项项关系南岳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陆续完工,我区居民的交通环境和生活环境日益优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每年我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二强,民生保障工作在全省实现了“两提前”,即:免征农业税比全省统一部署提前一年、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比全省统一部署提前一年。在全市实现了“五率先”,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区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条件较好的地方还实现了通组到户;在全市率先为村民发放风景资源保护补偿费,受益群众占全区农民的三分之一强。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市率先为所有被征地的失地农民落实了社保,在全市率先为村(居)干部购买养老保险。目前,全区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低保的保障标准为全市最高,村(居)干部每人每月待遇超过省定标准200多元。今年,我区还推出了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和新农合实行住院费“全报”等惠民政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攀升,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活力、融洽了社会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区属国有企业改制、古镇整修、城市道路改造、景区环境整治、营运格局调整、开通免费公交、创建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南岳加快发展的大事、难事被一一攻克,不仅树立了区委、区政府的权威,也赢得了民心。此外,我区还建立了具有南岳特色的重大事项沟通协调制度,区委、区政府在作重大决策之前,先反复听取、征求相关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再按程序进行决策。在决策时尊重群众,就意味着在工作中争取了群众、赢得了群众,也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区虽只有5万多人口,但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如何营造好环境、服务好游客,是我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五年来,我区十分注重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牢固树立“以游客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行旅游综治路段管理责任制,不断强化广大市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了24小时不间断的旅游投诉处理体系,推出了“南岳旅游诚信十大承诺”,严格做到“主客纠纷、只找主人”,“游客被盗、宾馆先赔”,来南岳旅游的车辆在本区范围内违章做到只纠章,不罚款、不扣车,寓服务于管理,努力营造文明、安全、热情、周到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良好的旅游环境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肯定,近几年的旅游黄金周调查,南岳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均在97.5%以上。

  文明、安全、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南岳旅游,进一步提高了全区人民群众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我区人均GDP(南岳为3.4万元,全市为2.2万元,全省约为2.98万元)、人均可用财力(南岳人均7988元,全市为3231元,全省为5276元)、人均银行储蓄(南岳人均为4.5万元,全市为1.9万元,全省为2.9万元)、人均收入水平(南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6万元、0.89万元,全市分别为1.78万元、0.85万元,全省分别为1.88万元、0.65万元),均居全市、全省前列。人民群众在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受得了鼓舞,增强了信心,也得到了实惠。

来源:南岳新闻网

作者:廖欣娅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