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日报】掷钵峰:经历登山苦,苦尽甘始来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文/图 李楚 莫飏 编辑:彭俊 2012-10-25 17:23:26
—分享—

  忙碌着,总是在忙碌着,行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之间,自然的清新的泥土气息,或许通过美文的字里行间,电视的行云流水般的镜头,才能凭着一丝记忆,一丝猜想去感知一二。

  自接到寻峰任务那日起,我们便开始满怀期待:那种山间的生活,一定有它独特的韵味才是,一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个清晨,简单收拾下包袱,我们直奔这次寻峰之旅的目的地——南岳七十二峰之掷钵峰。我们都知道五岳名山,南岳独秀,七十二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至于掷钵峰,熟悉的人并不多。

  掷钵峰在天柱峰下,福严寺、磨镜台后方,整个山峰都是花岗岩构成,有新修石板路通山顶。李志引《衡州府志》:“世传慧思和尚将赴陈主征如为国师,在山头掷钵于此”,故名掷钵峰。亦说:峰顶像一个倒覆的钵盂,故名。峰下福严寺古名般若寺,为慧思和尚开辟的道场,至今香火仍旺。峰上有极高明台、罗汉洞、隐身岩,峰麓为磨镜台,附近有灵芝泉、怀让墓、祖源、传法院、一生岩、三生塔、麻姑仙境、虎跑泉、卓锡泉等胜迹,均为游人必游之地。峰顶原有岳心亭,岳之心也,亭早毁。峰顶上有“天子万年”的石刻,今犹存。

  一路驱车,不久便站在掷钵峰脚下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清风让人陶醉,初秋的气息在这山间愈加的浓烈而明显。试问: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有多久没感受过真正的秋天了?

  峰麓磨镜台茂林修竹,飞泉鸣玉,绿丛中隐现一座宾馆,十分清幽。附近有祖源、传法院、怀让墓、一生岩、二生藏、卓锡泉、灵芝泉、麻姑仙境等胜迹和大量古代石刻,流传着许多娓娓动听的神话传说。此峰及附近,为南岳自然、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和重点旅游区。清人吴锦章有《掷钵峰》诗:“宛然紫金钵,供养天柱侧。谁置云霄间,无乃迦叶力。中有神龙藏,霖雨遍南国”。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的小石板路,一眼望不到尽头,深邃而悠远,帆布鞋踩在石板台阶上的感觉格外舒适,那种轻便的舒适感就像是孩提时代那种毫无压力的简单幸福感。

  走在这条鸟语花香的小道上,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那种悠闲的生活步调十分诱人,身临其境,只想让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而日子则慢一点,再慢一点。其实,只有把世事暂且抛诸脑后,真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才会理解“享受”一词的内涵。要是闲居山中,天气晴好,恰好晚风轻拂,我们就能体悟一番王维那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怀。

  刚上山的时候,下了一点点的毛毛细雨,山间云雾缭绕,行走时甚至看不清几米远的前方,瞬间便心生几分遗憾,而同行的陈校长却非常的有信心,“这些山有灵气,在这山峰里行走这么多年,早已跟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一般我在下雨时段爬山,只要走到山顶便能遇到拨开雨雾见天明的景观。”而我们则是一路半信半疑的跟随前行。

  上山不久便见到了一条小溪流,目前不是南岳的丰水期,溪水特别小,潺潺的流水声像是被风带起的风铃,那么清晰悦耳。沿着溪水旁的古道拾级而上,便到了拖木垅。相传,南岳圣帝与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在祝融峰上下棋,赢得了佛教在南岳建庙的权力后,慧思就带门人在此地伐木,建起了有“天下法院”之称的名刹福严寺。因此,地名取为“拖木垅”。

  据史载,掷钵峰原有东廓、南轩书院,寺有福严、南台。福严寺是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年)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当时名叫“大般若禅林”,又名“般若寺”。唐朝先天二年(713年),被尊为禅宗七祖的怀让禅师来到南岳,驻锡于此。因此在今天福严寺山门上有“天下法院”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竖联。五代时曾改名“报慈三生藏”,又名“报慈东藏”。宋朝时,寺中有位叫福严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杉树十万株,福严寺因此得名,明初福严寺尚颇壮观,至明中叶渐圮,从此衰落百余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福严寺住持佛鼎始振殿宇,他从西岭到天台峰一线开山辟道,砍运巨材,建筑殿宇。清康熙中(1662-1722年)式庵禅师又大力整修,建宿云楼,“道风颇振,规制一新。”不久式庵因政治之祸遭清廷通缉。湖南巡抚赵申乔抓不到式庵,便放火烧毁宿云楼。

  中午将至,当我们正处于筋疲力尽的边缘,几乎不能再坚持完成寻峰任务的时候,队伍前面的同伴欢呼声告诉我们,峰顶即将到了。抬头一看,果然胜利在望,心情瞬间大好。就在这时,身边的陈校长却是很淡然的走到一边,手指旁边那几棵不知名的矮小却绿意嫣然的野生灌木,小树长得小巧跟小茶树一般,却又肆意张扬,不愧是生长在峰顶处的树儿,就是有自个的“野范儿”。

  陈校长一边小心地从树上摘下几粒小野果粒放进口里,津津有味地嚼着,一边跟我们说到起这小树的来历。小树在当地被称作苦粒子树,这个名称完全取自于它的果实的味道。这种小树生命力极强,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也能生长的很好,也可以长的很高大,它的果实食指头大小,味道又苦又涩,不像大多数的果实,都是尽力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芳香和甘甜,它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它的生长开花结果饱含着一个辛酸的艰苦历程。

  陈校长像是在品尝美味,同时也劝说我们尝一下,摘下一颗到手里,小心剥开绿壳,里面是一颗浅绿的果肉,刚含进嘴里,我们几乎被苦涩的滋味堵得无法出声,难以下咽,眼泪差点夺眶而出。陈校长看着我们的这个模样,会心地笑了,笑过之后,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道:“其实,苦粒子的苦是一种苦尽甘来,你细细品来,慢慢地,它的味道就会变得甘甜。这就跟品茶一样,其实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苦尽甘甜的人生经历。苦粒子从生长、开花到结果,期间,经历多少风雨,多少虫害,多少风霜,它的果实凝聚着一种饱经风霜的韵味,但是它的果实尽管苦,但同样也能发育成未来的参天大树,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你仔细品品,不是会有一种苦后的甘甜吗?苦后的甘甜那是才是真正的甜呐!很多人第一次品它时,都只会第一时间感觉到苦而心生排斥,而你们却体会不到那种苦尽甘来的喜悦感。”

  听着陈校长的话,我抑制住想要吐掉的冲动,咽下那份苦楚,细品着,果然,慢慢地,一种甘甜从舌根深处逶迤而来……

  就在我细细品味着苦粒子那苦尽甘来的那份甘甜的时候,忽然一阵清风拂面,凉爽之意油然而生,不觉抬了抬头,山高人为峰,原来,山顶已在脚下了。

  此刻的天气格外的晴朗,那是一种梦境的感觉,沁凉的秋风带着泥土的清香吹来,如同丝绸拂过脸颊的轻质感。山间云蒸霞蔚,把我们带到了仙境般的世界,感受着由舌尖传至心坎的那份甘甜,不觉心旷神怡,真想肆意地呐喊。苦尽甘来和心旷神怡的感觉双重体验,确实别有一番滋味。转念又想到陈校长在山脚跟我们提到的他和这座山的默契,和那份拨开雨雾见天明的感想,这不正好应了先前他说的那句:经历爬山的苦后,才能收获到山顶的美景。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文/图 李楚 莫飏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