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宣传文化作为软实力、硬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来抓,让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动力,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含旅游业)总值达170亿元。
据了解,近三年来衡阳市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宣传文化经费支出达3.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2012年,市财政大幅增长了宣传文化预算经费,总预算比2011年增长95.02%,投入力度空前。大手笔的投入为我市打造出了“石鼓书院大讲坛”、“和风衡州群众文化艺术节”、“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节庆群众文化活动”等五大群众文化品牌,也使我市先后荣获了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湖南省文明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称号,连续8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市,并先后得到了来我市视察宣传思想工作的李长春、贺国强、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以来,我市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围绕稳中求进这一主调,始终突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这一主题,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切入经济中心,把文化做成项目,建设了一系列标志性文化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五大文化景区(回雁峰、石鼓书院、东洲岛、酃湖、雨母山)、“五馆一中心一广场”(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科技馆、市规划馆,市会展中心〈衡阳大剧院〉,市民文化广场)。其中,市民文化广场选址已经确定,即将开工建设,市会展中心〈衡阳大剧院〉正在面向社会招商。
我市以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出了国家级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为整合旅游资源,我市将南岳忠烈祠、南岳游干班、衡阳抗战纪念城景区的抗战文化资源打包,以“衡阳抗战纪念地”的名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全国红色旅游办公室的立项,进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点第二期名录,争取建设资金6000万元。另外,进一步改造提质了全国爱教基地——罗荣桓故居及纪念馆,目前该馆已被评为全国4A级景区。
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地推进。据悉,在衡阳中心城区174个社区均按照“两室一场三配套”(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小型文体广场,设备、队伍、活动配套)的标准,建立了市民文化中心,我市公共文化进社区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同时,全市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建设也基本完成。
文化活动打造为文化品牌
2010年以来,我市充分挖掘千年石鼓书院这一文化资源,创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讲坛共分“名家讲座、书院寻道、荧屏纵论、报拾人文、经典回眸”五大板块,以文化性为基调、地域性为特色、思想性为内核,先后邀请余秋雨、李肇星、王世明、于丹等莅临“石鼓书院大讲坛”讲座,打造了一张影响衡阳文化的“讲”的品牌。今年,我们着重推动石鼓书院大讲坛走进县市区、走进基层群众,扩大了讲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正积极打造“育”的品牌。从5月份开始,广泛开展“衡阳精神”征集提炼活动,以提振精气神。活动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教育,共征集“衡阳精神”表述语近2万条。目前,衡阳精神”表述语正在逐次集中提炼。广泛开展“身边雷锋•衡阳好人”系列教育活动,弘扬真善美。精心组织“身边雷锋•衡阳好人”大型系列报道和演讲赛,推进志愿服务行动,促进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广泛开展“五创四评”活动,增强德智雅。全市1.5万个党组织、30多万党员积极参与,以创促学、以评广才,近百万群众参加投票,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迎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市委、市政府以“喜迎十八大、欢歌颂雁城”为主题,精心组织群众文艺团体大汇演大竞赛。竞赛时间从6月起至9月底结束,跨度5个多月,共有3000多个群众文艺团体报名参赛,分区决赛活动正在热烈展开。据了解,我市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和风衡州”群众文化艺术节,连续3年开展了“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活动,连续4年在城区开展了“电影进社区、文明进家庭”活动,并且在每年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坚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些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我市打造出“乐”的品牌。
新闻媒体宣传有声有色
今年我市各级新闻媒体先后开展了“突出主旋律、争当排头兵、造福老百姓”、“喜迎十八大、建设新衡阳”、“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一系列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平均一个月就有1—2个重大新闻宣传活动。上半年先后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发重稿500余篇,对外发稿稳居全省前列。中央电视台1套、2套、4套、7套、13套先后播发了衡阳的相关新闻和专题。
6月27日下午5时许,衡阳县县城一名3岁半小男孩从三楼出租房爬出窗台,不慎坠楼。千钧一发之际,21岁的小伙子付辽宇奋不顾身从近5米高的二楼阳台跳下,以惊人的速度伸开双臂将坠楼小男孩成功接住,而自己被撞成脑震荡、鼻骨骨折。其先进事迹经市内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7月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2分06秒的超长时段进行了详细报道;全国各地近千家媒体先后予以推介,数百万网友热赞其为“最帅小伙”、“最美救星哥”。
我市充分利用“第四媒体”的优势,开设了“衡阳市新闻办”官方微博,及时发表博文,目前粉丝已达3万多人;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官方微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微博发布平台,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网民沟通的新桥梁,提升了对外影响力。
文化产业规模化建设
文化产业要进行规模化建设,就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00万元的市级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比照重大工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了共计5000多万元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为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我市建设了三大文化产业园区。着眼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建设南岳火文化主题公园及共和国际养老养生文化中心。5月25日,该项目正式与北大青鸟传奇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湖南共和集团签约,总投资26亿元。着眼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衡阳市文化创意体验园项目。该项目已与浙江中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静态投资约15亿元,规划用地1700亩。着眼高端印刷产业,建设衡阳云集文化产业科技园。目前已有19家文化企业签约入园,总投资11.6亿元,规划用地1000亩。
文化产业规模化加速了影视产业发展。我市与北大星光集团共同投资2600万元,拍摄制作了30集电视连续剧《铁血男儿夏明翰》,该剧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10部迎接党的十八重点电视剧剧目之一,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抗战电影《衡阳保卫战》,已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审批,进入筹拍阶段。反映一代纸圣的电视剧《蔡伦》、一代女魂的电视剧《唐群英》,正在洽谈拍摄事宜。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邓德胜
编辑: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