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谈文论道】南岳衡山与禅宗文化之三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2013-12-02 15:47:10
—分享—

南禅和南岳的相互影响

  

 

南岳采茶

  

 

南岳方广寺

 

  文/泓致 图/周厚军

  从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看来,南岳无疑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禅宗对南岳的文化、风俗、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慧能南宗的禅法,与先秦的道家、儒家在思想理念上有一致之处。南禅在中国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文化的包容性,它吸纳了道家、儒家的一些精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即中国化,简单化。

  慧能讲求顿悟成佛,强调自识本性,这与孔子讲的“我欲仁,斯仁至矣”,你看这是很相近的。孟子也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与禅宗所讲的“众生是佛”,也是异曲同工。也就是说在作圣与作佛问题上是基本一致的。

  禅宗要求摆脱内在的一些束缚,在无限的追求中,追求自我,追求本体,这个“不立文字”,比道家的“得鱼忘筌”更进了一步。

  实际上马祖道一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吸收了中国的玄学,是典型的中国化。正因为禅宗吸纳了中国的玄学,吸收了儒家一些好的东西,所以在当时的南岳,在文化上来说应该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或者说比较开放的一个文化系统,具有不断累积、不断完善的功能。新旧可以和谐共处,佛道可以冶于一炉。你看现在的南岳大庙,东边东八宫,道教的,西边西八寺,佛教的;中轴线,即南岳大庙的庙门叫棂星门,儒家的。这个棂星门一般不能挂的,因为棂星是天上的天田星,代表人才辈出。在中国,能够在庙上挂棂星门的,除了孔庙以外,南岳估计是第二家。因为挂棂星门有三个条件:第一,庙宇气势宏伟,规模大。南岳大庙是按照北京故宫建筑风格设计的,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第二,必须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我们湖南就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说。第三,皇帝赐封。你们到南岳大庙去看一看,皇帝赐封的匾额很多,南岳大庙如此,整个南岳山如此。寺庙道观书院,融为一体,也可以说是各参各的道,各参各的禅,各读各的书吧。相互包容,互相尊重,和谐相容,万物相生。正因为南岳的山水禅境,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质的共存使得南岳衡山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机勃勃。

  讲南禅的圆融就是讲南岳的圆融。这个我们近代有个学者对南岳作了一个这样的描绘,在高台寺的石壁上,写有“雍容大雅”四个字。这四个字是1937年中山大学的校长邹鲁写的,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春天在黄山小住,然后到九华、匡庐漫游,至衡山,俊奇秀美,诸山各有大观,而雍容大雅,惟南岳足以当之”,就是九华也好,庐山也好,黄山也好,峻奇秀美,群山各有大观,而“雍容大雅”惟南岳足以当之,我们不妨把这四个字解释一下:

  雍——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和谐

  容——应该就是说包容,圆融

  大——就是广大,你看禅宗里面叫做日月悬挂,天真自然。

  雅——就是高尚、智慧,或者说是文明。

  和谐、圆融、广大、文明,这四点应该说是对南岳山水,南岳文明的赞颂。

{Ky:PAGE}

 

  南岳是中华民族和谐共存的一个典范。南岳大庙也更是佛道儒共存共荣的样板。我走过很多山,儒道两家的山是有,但是儒道佛三家在一起,共存共荣的,我看天下也就南岳大庙一家了。三教共同尊奉南岳圣帝——祝融氏。相传祝融氏是黄帝轩辕氏手下的大臣,管理南岳以后尊为火神。经历代皇帝加封,就成了今天的圣帝。所以,三种文明,三种文化有机地融合,使南岳成为了一座经久流传的和谐文明之山。

  禅宗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影响,不光在圆融、和谐,也体现在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坐卧皆是禅,比如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就与南岳渊源颇深。

  关于茶的起源,相传菩提达摩法师从海上来到中国以后,进行了九年的禅定。前面三年都不错,到了第四年的时候,他感到坚持不下去了,但为了实现传法誓言,就把自己的两个眼皮割下,掷于地上。掷眼皮的地方后来长出了两颗小树。到了第八年的时候,睡魔侵入,达摩又感到坚持不住了,就把两棵树上的叶子煎水喝,终于完成了九年禅定的誓言。那种树上的叶子就是今天的茶叶。

  这个传说不管有没有根据,南岳茶叶的种植在唐代时应该就非常地兴盛了。陆羽的《茶经》里面说过:“茶出南山者,生衡山县山谷。”当时,南岳的寺庙丛林制度日趋完善,寺庙丛林制度是指寺庙有寺有产了。南岳的僧侣们叫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一天不劳作,一天就不吃饭。劳作做什么呢?就是种茶叶,搞劳动。

  南岳的高山云雾茶,作为宫廷贡品,生长在南岳衡山800米到1000米的海拔高度上,也就是南岳衡山现在的华盖峰一带。相传进贡的茶叶都是广济寺的少尼们手搓而成。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张喝了这种茶后,赋诗中云:“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也就是说南岳茶味,有风和霜露之美。

  由于茶禅文化的发展,南岳农耕并重的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在得道的高僧来看,茶与禅,茶味禅味是同一种兴味。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物世界。清代有个破门和尚写了这样一首茶诗:“破门破屋破沙锅,住在溪边煮月多,挑担柴来云一捆,拾些橡粟老烟波。”

  近代八指头陀也是南岳一个著名的和尚,他也有这样一首采茶诗:“清明时节景更嘉,杜鹃红发满山花,几回闭户提篮出,微雨晴时采嫩茶。”你看,一幅多么优美的图画啊。禅与诗,诗与茶融为一体。农耕并重,清幽自在,悠然自得,禅茶一体,使南岳成为人们向往的禅茶文化之仙源。

  随着以南岳为中心的南禅学说的传播,在潜移默化之间,对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儒皆到南岳来”,梁启超甚至断言:“宋儒皆从佛书来”。

  从学者的研究角度来看,南禅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决非空穴来风。它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宋明理学是一种唯心主义,和佛教的南禅是有共同之处。比如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和佛教的“生灭法”,“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宋明的理学吸收了南禅唯心主义思想。明代的理学家王阳明提出的“心即是理”“心外无物”与南禅的“心即是佛”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但“宋儒皆从佛书来”,翻开一部南岳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大儒皆到南岳来。他们到南岳做什么啊,我看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比如最早到南岳来的宋代大理学家胡安国、胡宏父子,在南岳讲《春秋》,就迷恋上了这个地方,就不走了,子孙繁衍,造就了南岳现在众多的胡氏后代。

  朱熹、张也到过南岳,1167年,他们在岳麓书院会讲以后,到衡阳的石鼓书院讲学,并专程到南岳方广寺。两人“七日诗百首”,其中,朱熹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应是这时写的。慢慢地,南岳成为儒家活动的圣地,理学家的天堂。后人在方广寺佛教丛林地盘上建起了“二贤祠”,就是为了纪念朱熹、张两位大儒。

  与南岳有着不解之缘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后世称之为“南国儒林第一人”,与西方黑格尔同样耀眼的哲人——王

{Ky:PAGE} 船山。王船山住在南岳方广寺莲花峰下的姜斋湾,自号“莲花老人”,“姜斋老人”。王船山在这里著书立说十八载,探讨哲学的真谛。他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了不起的哲学家,他是衡阳人民的骄傲。

 

  最近我到广济寺去了一趟,广济寺的主持宗显法师跟我讲,南岳逶迤八百里,七十二峰尽是人文道场,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湖湘文化的地理长廊,加上有千里湘江的殷勤呵护,自然得到大儒们的特别青睐。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南岳衡山文化上的兼容并蓄,使它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源头,拥有仁山智水之圣境。

  南禅对后世诗歌、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以后,名士们引禅入诗的现象相当普遍,显示了佛禅思想深入中国文化的力量。

  康有为的“唐宋两代皆六祖派”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我们知道,南禅的兴起与唐诗的兴盛几乎在同一时期。盛唐时代的李杜,几乎与马祖、石头同一时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了《六祖能禅师碑铭》。他很多五言绝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非常有禅意,非常优美。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以及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他们的诗歌无不沾上禅味。

  到了宋代,受禅意影响更为深刻,宋代的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大师的作品禅味很浓。北宋南渡以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大师的诗歌与佛教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喜欢作诗,和尚喜欢参禅,说禅。在南岳这座名山中,诗中有禅,禅中有诗,已经不能截然分开。比如韩愈描写祝融峰的:“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黄庭坚写祝融峰的:“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李白描写方广寺的“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时闻一两声”等,这些描述南岳优美风景的诗歌无不富有禅意。

  在受到南禅风格影响的诗人中,南岳诗僧是诗苑中的另类奇葩。他们不但风格独特,而且影响深远。在唐代的时候有个著名诗人齐己,他是南岳的和尚。他写了很多好诗,因他颈子上有个瘤子,人们戏称为“诗囊”。“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与桃花说旧心。”便是其中的佳作。

  还有个诗僧叫做懒残和尚,他写的《放歌》:“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也是禅意浓浓。到了近代更是出了一个大诗人,大诗僧——八指头陀。

  八指头陀是近代大儒王闿运的弟子,王闿运在衡阳东洲岛的船山书院讲学时,有三个高足,一个叫杨度,一个是齐白石,再一个就是八指头陀。八指头陀的诗禅味更浓:“禅宫寂寂白云封,枯坐蒲团万虑空。定起不知天已暮,忽惊身在明月中。”他在《答柳溪居士》写道:“何必山巅与水涯,安心随处便为家,有人问我西来意,笑指长天落晚霞。”在《暑月访龙潭寄禅上人》写道:“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这些诗意境空灵,不着尘相,堪称诗中上品。所以在南岳,“诗为禅家添锦绣,禅为诗家切玉刀”,诗与禅亲如兄弟,南岳名山也是一部清新靓丽、超凡脱俗的诗歌大集。

  禅宗文化因南岳的山水而兴盛,而广大,而精深,南岳衡山也因为有禅宗的文化而生动,而绚丽,而多彩。南岳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应该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南岳衡山已经成为宗教圣地、文化重地和生态福地,成为一座经久流传,举世闻名的和谐之山,长寿之山。

  最后我用一句话作为本讲的结束语:禅宗文化是一盏智慧之灯,南岳衡山是一部读不完的浩瀚的、厚重的文化大书。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