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找南岳七十二峰】谁还记得采霞而食的传奇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逸 飞 编辑:彭俊 2013-10-28 11:24:38
—分享—

  说起采霞峰,还真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目前能看到的南岳史志里,最早列出南岳七十二峰清单的是南宋陈田夫的《南岳总胜集》,他先说采霞峰即“古应相峰也”,下文又说白石峰“与应相峰重叠”,而白石峰却是明明白白地在衡阳县。这样来看,似乎采霞峰在湘江西岸。清朝李元度《南岳志》载:“采霞峰在县治河东。”他讲的“县治”指衡山县,分县之后,河东皆属衡东县。在这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地域里,何处才是采霞峰的藏身之处呢?一东一西,倒底是“东”还是“西”?

  一个小小的机缘,激发了我寻访的信心。陈田夫不是说采霞峰就是“古应相峰”吗?从我的老家衡东县白莲镇,到县城要经过珍珠乡,该乡有一个印湘村,就在公路旁边。“印湘”与“应相”,不同字而同音,是否有某种联系?相信不是偶然的巧合。如果“印湘”即“应相”,那么找到采霞峰就有十足的把握了。

  2011年6月4日,我来到印湘村。到公路旁的一家小卖部打听,一桌打牌的人,都不知道采霞峰或应相峰为何物,只知道新塘镇有座晓霞峰。我问这一带是不是有座山特别高一些,或哪座山上曾经有庙,也说没有。后来有一个人说,可以找一下某村干部,他见多识广,可能知道。

  顺分岔小公路向北走几百米,在一户人家找到了这位村干部。他说是有一个采霞峰,就在前面不远处的田垅中。两名热心的中年妇女,应邀陪我前往。

  顺道而行,约两里,就看到了采霞峰。峰不高,高度只有一百来米,与周边的山并无区别。最明显的标志,是这座山的北面有一座大墓,为阳姓人家所建。灰白的墓与翠绿的山峦,形成不协调的反差。

  78岁的李学文,是印湘村七组的村民,他肯定地告诉我:这就是采霞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他还说,山上原来有庙,名“风仙庙”。庙宇坐北朝南,分两进,东西为配房。前面为和尚的住房,后进是大殿,里面供的主神是观音菩萨,两边分列风、云、雨、电四仙,东西山墙上还有十八罗汉。庙四周古木参天,寺前多柏树,寺后多松树。周边白莲、潭泊、金花等地的信士,都来这里烧香。尤以七月半为高潮,每日人数成百上千。庙里蓄有几亩田产,田租加香资,维持和尚生计不成问题。解放以后,这里还先后住过两位和尚,当地人呼吴斋公、谭斋公。1958年大跃进,庙宇被拆毁。

  我从东面走过田垅,前往采霞峰。禾苗正在分蘖,绿叶葳蕤,在微风中摇曳。拖着尾巴的黑色蝌蚪,在清水和浮萍间梭来梭去。踩着软软的田埂,嗅着禾苗散发的特有的芳香,便有了回到老家、回到童年的感觉。

  绕到北面,顺着墓地的台阶,来到山的颈部,在柴草中搜索路径,十来分钟就登上了山顶。山上林木丰茂,有高大的松、樟、枫,也有缠人的荆棘灌木。在一道壕崎的南面,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大约就是风仙庙的所在地了。在树木和柴草间,找不到一点寺庙的遗迹。平地的西侧,山的最高处,却是光秃秃的,只长着稀稀拉拉的茅草。站在这里,可以观察周边的山势。山脉自西而来,至此嘎然而止。周边山峦环绕,高度与此峰不相上下。南北两面相对开阔,长条状的田垅延伸到远方。古人看中此山,大约因山势浑圆,相对独立,南北通透之故。

  转了个把小时才下山。我爬采霞峰的消息,已传遍周边村落。闻讯而来的李学文的妹夫告诉我: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衡东县城到石湾镇的公路,在采霞峰东侧炸石头(现在长着一片竹林,故看不出凹陷),炸到山顶的时候,看到一座石墓,上面刻有“褚伯玉之墓”字样。有人好奇,把墓炸掉,里面是整块岩石,并无棺木之类。

  得到这个情况,我对无知村夫炸掉古墓深感遗憾,同时对此山就是采霞峰更加坚信不疑。我告诉他们,褚伯玉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我国南齐时代的著名道士和隐士。他自幼操行高洁,十八岁那年,父母为他张罗婚事,媳妇前门进屋,他从后门出逃,从此隐居数十年。当地官员请他出山,他住了两晚就告辞。齐高祖封官许位,他以病推辞。于是,皇帝下令,建了一栋房子,让他安心修道。据说他在衡山修行十多年,不食五谷,以五彩霞流为食。他修道的山,便叫作采霞峰。这个小小山包能成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就是因为褚伯玉修道的缘故。

  村民们都说这座山是块宝地。因为自阳姓老人葬入此山,“他家后人都发财了”。至于1500多年前褚伯玉采霞而食的传奇故事,则无人知晓。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逸 飞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