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勘南岳七十二峰】“兄弟”联访姐妹山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戴佳兵 编辑:彭俊 2013-10-28 11:13:40
—分享—

  南岳姐,昌山妹。在湘潭,南岳和昌山是姐妹山的传说流传至今。

  本报寻找南岳七十二峰行至湘潭境内,湘潭日报也派出记者联动。他们请来湘潭历史学家周磊、地方志专家何长坚给我们介绍情况,南岳七十二峰在湘潭境内有四峰——屏障峰、日华峰、灵应峰、碧岫峰,就是何长坚通过考证确定的。

  “五一”放假前的周末,衡阳、湘潭两地兄弟党报的同仁相聚昌山脚下,本报由总编辑王小勤带队,湘潭日报由新闻部主任张建明领队。“兄弟”同行,为姐妹山的传说增添了新的故事。

  顶峰第一村

  4月26日早上,我们从衡阳出发,他们从湘潭出发。10时许,两支采访队伍在湘潭县石鼓镇政府会合。石鼓镇文化站站长胡子超带领我们走向顶峰村。

  石鼓镇的名称来源于一个传说,有多个版本。无论哪个版本,都涉及一块形似鼓的巨石。在青山河岸的一块农田里,耸立一块高3米的圆柱形花冈岩大石头,从侧面看,极像一面威风大鼓。

  这里从传说中选择一个版本说明石鼓的由来。西周武将崇黑虎被姜子牙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安邦护国大天尊”后,前往南岳赴任途中经过石鼓,目睹洪水泛滥,村民们正与洪魔浴血搏斗,便将河边巨石点化为石鼓,用银斧击打为村民们助威鼓劲。村民们听到激越的鼓声,越战越勇,终于战胜了洪魔。这个版本的传说和南岳挂钩,有别于其它版本。

  其实,我们寻找的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灵应峰,在湘潭人看来,灵应峰与顶峰是相对应的,他们都说:“那要去顶峰!”

  顶峰村被称为“湘潭县西藏”,其地形为高山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近几年来,顶峰村开发生态旅游渐见成效,一座山、一个人、一条路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聚集,形成了顶峰村的品牌效应。

  顶峰村的生态美,我们在路上就领略了。车过三道弯,从水泥路面进入泥坯路,在“之”字形的山路上绕来绕去,心底滋生的感觉,就是太“险”了。中途停下来欣赏对面的瀑布飞流而下,“奇”字油然而生。四周山色,茂林修竹,怎一个“秀”字了得。

  车过一个山隘,豁然开朗,平坦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顶峰村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吴成英成了我们的导游。中央电视台来拍专题片时,也是她当的导游。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掩映在绿色天然屏障的古村,正如孟浩然的诗情画意,俨然一幅展开来的水墨画,天趣巧成。

  顶峰村有吴家、田家、桃树、阳家4个生产小组,共90多户,280多人。山多田少,水田只有110多亩,人平不到三分田。因山上气温低,一年只种一季稻。腊肉和茶油是有名的土特产,自做自用,自给自足。

  据《石鼓镇志》,顶峰山很早就有远古时期的农耕文化痕迹。山下的石鼓镇海云村、万家村曾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新时期时代遗址,70年代,又在顶峰村旋茅坪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石斧。这证实了在距今五千年左右,该地的先民由采集、狩猎活动进入到畜牧、耕作生活,从而形成定居。被问及顶峰村的远古农耕文化及其遗留痕迹时,当地村民都说不上来。我们发现,并非村民不知晓农耕文化,而是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早就融入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中。

  石碑与古道

  同行的湘潭日报记者曾明辉说起村民曹时友家里保存了一块曾国藩古道的石碑,引起了我的好奇。

  我们一同来到那块石碑前。

  石碑用的是青条石,比常见的薄一些,上、下两端已经残缺,文字有损毁。中间部分留下的刻字十分清晰,碑文为楷体,挺拔俏丽,规整秀劲,无论刀功还是笔功,都有一定境界。我想,具有这种功力的人,在当时应该不多,考证出是谁撰写的、谁书写的、谁刻的应该不难。

  不过,结果出乎意料。我采访了曹时友的哥哥曹时菊,村里最早的大学生曹华晓,村里的老教师、毛笔字写得最好的熊泽民,年龄最大的87岁老人熊沛祥和他的老伴左桃秀,他们均不知道碑刻的来龙去脉。

  特将碑文可认之字附记于后:

  “余华里,而强为下县,赴潭晋省直达武汉,往返所必经羊肠石路,崎岖不易行。虽健步者,迨跻辄气倦,思息然,苦无所……之余复与葛绅南村筹矣,建亭山麓,屋两楹额曰:‘且息亭’,以资休息,行人德之。

  民国二十年辛未季春,山洪暴发,吾乡建筑物冲洗无……敝乃谋之,四方君子醵金增葺,工成,凭诸人时寒暑,听夕兮,别水火之施,方便焉,耳功德,云乎哉,援笔记其始末,如此吾后……”(文中省略号为碑刻损毁之字)

  这段碑文记载了修建且息亭的原因,交待了且息亭重建的过程。且息亭是曾国藩古道上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也叫稍息停。曾国藩曾撰联刻于亭上:“稍停步,到此已登峰造极;息重担,远眺则放眼开怀。”

  曾国藩古道是从昌山北麓湘潭县石鼓镇铜梁山顶峰村风车坳至南麓双峰县井字镇土地冲的一条石板路,全长约15里。始凿于元末,曾国藩出资重修,全部铺上了青石板。这条古道重修多次,曾国藩的弟弟功劳也不少,一些湘军将领也出钱出力,只不过都归功于曾国藩了。

  顶峰村保存的石碑立于1939年,与曾国藩无关。曾国藩古道在顶峰村村口分成了两条小路,一条小路通往双峰县井字镇花山村,一条通往双峰县井字镇同乐村。通往同乐村的古道是由顶峰村的先民修建的,石碑应该与此有关。

  灵应峰北定海寺

  吃过中饭,我们朝灵应峰出发。

  湘潭人称灵应峰为锦鳌峰,锦鳌峰是昌山的主峰。《湖南省地理志》称紫云峰。《南岳志》称灵应峰,距南岳45公里,是南岳72峰之一。清乾隆《湘潭县志》亦载:“灵应峰,南岳志称当衡山、湘乡、湘潭三县交界。今考证,当在县西。传南阳新野人邓郁之子元达修炼于此。”清光绪《湘潭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衡阳名道夏叔直避世乱曾到这里隐居,触景生情,写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上山的小路比较陡,两边灌木枝叶交织,若隐若现。虽然抬步有点费力,但总比没路的好。我保持深呼吸调匀气息,还是气喘喘地落在后面。勉强爬上一山坳,小路分岔,一边往左山峰,一边往右山峰。胡子超原在乡林业站工作,往左爬到了半山腰,其余几人席地而坐。

  我有点犹豫,问道:“哪边是灵应峰?”

  “哪边山高哪边就是的!”不知谁答了一句。

  我比较了一下,还是左边的山高一些,就跟胡子超往左边爬。心想胡子超是做林业工作的,对山上的情形要熟悉一些,应该不会爬错。快到山顶时,小路靠近了悬崖边,我躲开小路往上爬。无限风光在险峰,到了峰顶后,我认为爬上了灵应峰。

  我下山时,他们往右边山峰走去。他们大声说“灵应峰在那里!锦鳌峰在那里!”我心存疑惑,为了验证哪座峰是灵应峰,我也跟着爬了上去。

  在山顶上,吴成英和曾明辉两人伸出右手指着前面第三个山峰说:“那才是昌山的最高峰——锦鳌峰!”

  远远望去,碧青的山顶上有一座古寺。

  据了解,锦鳌峰峰北有定海寺。从峰下泉塘井沿青石板路而上,转36道弯,就可抵达。寺是明末僧竹浪所建。清光绪年间四川提学使、书法家赵启霖曾捐款修葺。1947年,以国民党陆军少将汤培根为首,又捐资扩建成两进一殿、重檐斗拱、雕梁画栋之宏伟建筑。寺门横匾曰:“定海寺”。两旁联曰:“定而能静;海不扬波。”寺内横匾曰:“霖雨苍生”。联匾都是赵启霖题写。亭西有龙洞,是一天然石洞,可容纳一人出进。洞口有一圆石,人称“巨龙衔珠”。洞深莫测,寒气袭人。洞上,峰峦耸峙。洞旁,山泉流淌。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戴佳兵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