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历代名道】徐灵府与上清派南岳天台系

来源:红网南岳站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2013-09-23 16:42:24
—分享—

  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天目山人,“通儒学,无意于名利。”①关于他的生卒时间,今天所见到的历史文献资料中皆无具体的记载,仅能推测出他大约的生存年代。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言,徐灵府在唐武宗会昌初曾被征诏,但因“衰槁”而“免命”。从此后“绝粒”,直到羽化,享年八十二岁。②依此推算,他至少经历了唐朝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对于徐灵府所属道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有比较清楚的交代,为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647-735)在南岳的三传弟子。具体来说,应属上清派南岳天台系弟子,而且,他在此道系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上清派南岳天台系概况

  上清派南岳天台系得以形成,源于司马承祯从天台山来到南岳传教,之后,司马承祯在南岳的传人又东入天台弘法。

  司马承祯于唐玄宗开元初“自海山乘桴炼真南岳”③,从天台山到达南岳,于衡山九真观北一里的白云庵居住修炼。他在南岳收薛季昌为徒,为之授《三洞经箓》。薛季昌撰有《道德玄枢》,曾受到玄宗的召见:“唐明皇召入禁掖延问道德,乃谈极精微。上喜,恩宠优异。”④当他请求还山时,玄宗亲自赠诗表达惜别之情,曰:“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宜传秘诀,来往候山舆。”⑤薛季昌再传田虚应。田虚应,字良逸,他从薛季昌那里受上清大洞秘法,有一定的名气,当时出使湖南的吕渭、杨冯曾“就访,高论。”⑥田虚应擅长祈雨、祈阳:“潭州旱,祈之久不获。召虚应,虚应髼发弊衣至郡,无言,而雨自降。又尝久雨不止,郡守建坛于岳观,亦默然岸帻而坐,洎升坛即霁。”⑦田虚应没有在南岳终老,而是在宪宗元和中“东入天台,不复出。”⑧他最终在天台羽化。田虚应所收弟子都比较有名:“门弟子达者三人,栖瑶冯惟良、香林陈寡言、方瀛徐灵府。”⑨“栖瑶”、“香林”、“方瀛”是天台山桐柏观周围的山峰名,是冯惟良、陈寡言和徐灵府到天台山后建修真之所的地方。冯惟良、徐灵府、陈寡言三人是在南岳开始跟随田虚应修道:“道士冯惟良,字云翼,相人也,修道于衡岳中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萝友。”⑩后随他们的师父田虚应一起东入天台,到天台的具体时间是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所记载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不仅田虚应终老于天台山,他的弟子们也是在天台山围绕着桐柏观在四周寻地筑室修炼并收徒传道,而且教出了不少在道教史上著名的高道,如冯惟良传应夷节、叶藏质、沈观,应夷节再传杜光庭;徐灵府传左元泽;陈寡言传刘处静。叶藏质、左元泽、刘处静再共同培养出闾丘方远;闾丘方远和杜光庭都是唐末五代时非常著名的道士。这些人的成就使司马承祯在南岳所传衣钵形成明显体系,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在卷四十专门介绍从薛季昌到吕丘方远的传承关系。近人刘咸炘先生在他的《道教征略》里将此称之为南岳天台派,后来人们常沿用此一称法。其实,若称之为道派或可商榷,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创造新的授箓方法,所传的依然是上清派的经箓、秘法,而且司马承祯本身为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他勿需开辟新的道派。故从地域来看,或可叫做上清派南岳天台系。

  此道系之所以出现的关键是田虚应率领弟子们“东入天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田虚应为齐国人,并不是吴越人,他为什么要带领徒弟们“东入天台”呢?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

  从道法传承来看,天台山桐柏观自唐睿宗为司马承祯敕建后,即为上清派弘法之道场,但“不及百年,忽焉而芜”⑾,说明自司马承祯之后、徐灵府他们师徒来到天台山之前,桐柏观的传道状况不是很好。为弘扬上清经法,或应桐柏观道士之邀请,田虚应率领众弟子从南岳东入天台主持桐柏事务。

  从时代特征来看,自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战争不断,百姓没有安全的保障。如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镇吴元济叛乱,四出攻城掠地,生活其中的百姓是不堪其苦。相对来说,江南比较安宁,而且剡中、天台一带因山多,自古即为人们躲避兵灾的选择地,西晋永嘉、唐安史之乱时出现的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皆是往江南一带。

  从个人修炼来说,天台山是极佳去处。葛洪时就很看重此山:“大小天台……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于中以合药也。若是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⑿司马承祯当初寻找修炼之地时是“遍游名山,乃止于天台山”⒀。徐灵府关于司马承祯的记载是:“先生早岁从道,始居嵩华,犹杂以风尘,不任幽赏,乃东入台岳,雅惬素尚,遂此建修真之所。”⒁说明他们是将天台山看作修炼成仙的好地方。自司马承祯在天台山修炼出名之后,天台山为修真之宝地的看法已是深入人心。北宋著名道士陈抟的高徒张无梦还曾从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天台山进行过描述。他在天台山修炼时所写的《桐柏观》说:“桐柏观周匝,千峰累翠螺。地高阴气少,天近月光多。”阴气少、月光多、空气润而不潮等条件对修炼者来说非常重要。

  从文化积蕴来说,桐柏观自司马承祯以来很注意收集道经典籍,在书籍流通很少的当时,经籍对道门中人来说很难得。加上天台山为佛道共存之地,佛教天台宗的影响很大,唐朝崔尚在《桐柏观碑记》中曾说:“天台也,桐柏也,释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两者同体而异名,同契乎玄,道无不在。”⒂在流行重玄学的唐朝,具有多元文化思想的天台山对文化素养较高的上清派道士具有着吸引力,司马承祯的作品里即吸收有止观禅定的思想。

  田虚应、徐灵府等师徒来到天台山后修炼、传道,影响较大,具有一定名声,曾受到皇帝的征诏,但他们皆无心名利,如田虚应“宪宗诏,不起”⒃;冯惟良“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宪宗诏,不赴”;⒄徐灵府在武宗会昌年间也曾被诏而不起。 {Ky:PAGE}

  二、徐灵府在上清派南岳天台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徐灵府是回归天台弟子中较活跃和影响较大者,在上清派南岳天台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通儒学”,学识水平在众弟子中比较突出,到天台山后树立起了较大的名声。所做事情主要有:

  (一)完成《通玄真经注》

  徐灵府注有十二卷《通玄真经》,此注在南岳时已开始,但到天台山后才完成。

  徐灵府在《通玄真经注•序》中说:“默希以元和四载(公元809年),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迨经八稔。”王利器先生在《文子疏义》中引《云笈七签•三十六小洞天》解释“华盖”为温州永嘉县华盖山洞,⒅其实不妥。除了温州永嘉有华盖山洞,《南岳总胜集》记载南岳:“华盖院有华盖君修行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薛季昌是“复华盖旧隐修炼,丹成”,可见南岳也有“华盖”。但这些都不是徐灵府所说的“考室华盖之前”的“华盖”。因为从时间来算,他与这两处的“华盖”皆无关。徐灵府注《通玄真经》是从元和四载(公元809年)开始,历时八年,即到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完成,但他“以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就是说他是在南岳衡山开始注《通玄真经》,但完成注的地点是在天台山,所以“考室华盖”必然不在南岳,与南岳的“华盖”无关。而温州永嘉县的华盖山洞更不可能,永嘉离天台有一定的距离。桐柏观一带的交通自古以来都不方便,直到近几年才修通上山的公路,过去都是走山间古道上下山。

  徐灵府刚陪他师父来到天台山,在短时间内不会到温州那么远的地方去寻找修真之地。从《天台山记》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可知,来到天台山后,可能是他们的师父田虚应为桐柏观住持,徐灵府与冯惟良、陈寡言等师兄弟一样,没有以桐柏观作为长期居住和修炼之所,而是在桐柏观周围寻找到了能修真的地方,如冯惟良在桐柏观东北面的华琳谷创栖瑶隐居;徐灵府在桐柏观北上五里的方瀛山定室;陈寡言在华琳山居修真。徐灵府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定室方瀛山之前,曾“居天台云盖峰虎头石室中”?⒆,他在《天台山记》中介绍方瀛山时说:“前眺望苍岑,后耸云盖,即后峰名也。”故而,“考室华盖之前”即指他来到天台山后在云盖峰寻找到修真的石室之前,“华盖”即指云盖峰。所以说,徐灵府的《通玄真经注》最后是在天台山完成的。元朝任士林在《松乡集•通玄观记》中曾说杜道坚得到了一本版本与徐灵府进献给皇帝相同的《文子》:“又得石室所藏辛钘十二篇,与徐灵府所进者同。”以此则说明徐灵府注完《通玄真经》后将它献给了朝廷。

  此注的完成对徐灵府在天台山树立名声有很大的帮助,为他后来被皇帝征诏和得以成为桐柏观的住持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二)寻找修真之地并写作《天台山记》

  徐灵府时代依然流行外丹炼制,但他却是个内丹修炼者。他在《通玄真经注》里明确反对以外丹固形的做法:“人能知飞金炼石,以祈久寿,而不能节欲平和,以全天性。且喜怒妄作,药石奚救?若审得其理,自合神明矣。”⒇曾写诗曰:“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自云舆。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又曰:“学道全真在此生,迷徒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何处生”。(21)可见,徐灵府是个修真水平很高的内丹修炼者。

  古人在修炼过程中很讲究择地,徐灵府从南岳到天台后,就在桐柏观周围寻找可以作为修真之所的地方,直到公元821年才确定在方瀛山。方瀛山在天台山桐柏观的北面五里处,“自(桐柏)观北上一峰,可五里,有方瀛山居,上有平地顷余,前有池塘广数亩。塘中有小洲岛焉,有荷芰。前眺望苍岑,后耸云盖,即后峰名也。西接琼台,东近华林,即灵府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定室于此。”(22)此山名是徐灵府自己所取,因山上“乔松修竹,森然在目,有环池方百余步,中多怪石若岛屿,因名之曰‘方瀛’。”(23)“方瀛”取自海中仙山方壶、瀛洲之义。徐灵府选择在方瀛山定居修炼,是他对天台山桐柏观周围的形胜进行考察比较后作出的决定,自他之后,方瀛山开始出名。据《天台山方外志》卷四《山寺考》记载,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徐灵府在山上所建山居被唐敬宗“赐号方瀛”,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额“元明宫”;而“方瀛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徐灵府到天台山后,对桐柏观周围的山峰进行实地考察后,不仅确定了修真之地,还用十来年时间完成了《天台山记》:“灵府以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至宝历初岁(公元825年),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24)《天台山记》的内容非常翔实而丰富,因是将实地考察与经诰记载相结合而成,所以极具史料价值。

  (三)重修桐柏观

  徐灵府于唐文宗太和年间重修桐柏观。桐柏观是唐睿宗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诏见司马承祯后在天台山建的道观:“景云中,天子布命于下,新作桐柏观,盖以光昭我玄元之丕烈,保绥我国家之永祉者也。”(25)司马承祯在其师潘师正(公元585年-公元682年)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羽化后,便离开嵩山云游天下,“止于天台山”(26),自号“天台白云”(27),远离城市,每天与青山、白云为伴,于此潜心修炼达三十年之久,炼成了童颜术,声名远播,先后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诏见。唐睿宗诏见他后,为他在天台山修建桐柏观:“实唐睿祖,悼民之愚,乃诏郡县,历其封隅,环四十里,无得樵苏,复观桐柏,用承厥初,俾司马氏,宅时灵都。”(28)皇帝敕建道观并在四十里范围内禁止樵苏,这样便确定了道教上清派在天台山的传承地位。然而,“不及百年,忽焉而芜,芜久将坏”,(29)不到百年时间,桐柏观已几近荒芜败坏,这也说明司马承祯在天台山桐柏观没有培养出比较有名的留守此观的传人。从现有资料来看,司马承祯在天台山虽曾传谢自然,但谢自然学成之后回到了四川。直到田虚应于宪宗元和中带着徒弟们回归天台山,才使上清派的传承在天台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徐灵府在冯惟良和陈寡言等师兄弟的协助下,组织人力物力对桐柏观进行了重修,“神启密命,命友余徐。……乃殿乃阁,以廪以厨。始自础栋,周于墁圬。……克合徐志,冯陈协夫。”(30)重修完工后,他请当时担任过几个月宰相后被派到浙东做会稽廉访使的元稹写了《重修桐柏观记》。元稹在《重修桐柏观记》中记载说:“岁太和己酉(公元829年),修桐柏观讫事,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31)《天台县志》也有记载:“太和、咸通间道士徐灵府、叶藏质新之,元稹、刘处静为记。”(32)一般来说,主持修建道观的人应该是此观的住持,也就是说,徐灵府在公元829年之前已成为桐柏观住持。 {Ky:PAGE}

  (四)编成《寒山子诗集》并作序

  徐灵府不仅很有文才,写有《天台山记》等诗文,他还喜欢交结文士,将寒山子的诗结集、作序行于世。据杜光庭的《仙传拾遗》记载,“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杜光庭为冯惟良弟子应夷节的徒弟,于唐懿宗(公元859年—公元874年在位)朝因科举不中“乃奋然入道,事天台道士应夷节”(33),从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的记载来看,他当见过徐灵府“序而集之”的寒山子诗集。徐灵府将寒山子的诗结集并作序“行于人间”,既使他自己因为此举而获得了人们的赞扬,也为寒山子的诗歌得以流传后世作出了贡献。

  (五)重视经籍,擅长著述

  徐灵府他们来到天台山后,也很重视经籍,保持了收集、补充道经科法的传统,“天台科法有阙遗者拾而补之”。(34)写作有《三洞要略》等。后来杜光庭对道门科教的考定、条列即是基于此地道经之收藏。天台桐柏观所收藏道经对历史上编修道藏具有很大的贡献,据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任台州通判的夏竦(公元984年—公元1050年)所写的《重建道藏经记》记载,北宋太宗时,桐柏观所有的道经全被征诏运到余杭以备修《道藏》:“至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有诏悉索是经付余杭。传本既毕,运使谏议大夫雷公德祥命舟载以还。”(35)到此时,桐柏观收藏的道经已非常丰富,张君房在《云笈七签序》中曾说到他在余杭修《道藏》时所见道书的情况:“臣于时尽得所降到道书,并续取到苏州旧道藏经本千余卷,越州、台州旧道藏经本亦各千余卷。”(36)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在二百多年间,桐柏观收集道经达千卷,那是要许多代道门中人有意而为之才能做到,徐灵府他们一系的贡献非常之大。

  徐灵府的著述较多,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天台山方外志》记载,有《玄鉴》五篇、注《通玄真经》十二篇及撰《天台山记》、《三洞要略》、《寒山子集序》。但今天能见到的仅十二卷《通玄真经》注和《天台山记》。

  从历史上看,一个道观住持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此观的生存与延续,也会影响到此地道教发展的前途。徐灵府有着多方面的能力,他的学识、诗文、修真水平都非常出众,尤其是他主持桐柏观事务后,重修桐柏观,改观了桐柏观荒芜的状况,并请当时的名人元稹写碑记,从而广泛地扩大了桐柏观的影响,吸引了许多人来此求法学道,不仅振兴了上清派在天台山的弘法,使上清派在天台山的传承地位得到稳固,还为后来培养出像杜光庭、闾丘方远等优秀的道教人才创造了条件,为天台山道教自司马承祯之后再次长时间内趋向繁荣作出了贡献。徐灵府在上清派南岳天台系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

  ①② 《道藏》,文物出版社等,1988年版,第5册,第328页。

  ③《道藏》第11册,第117页。

  ④⑤⑥⑦⑧⑨ 《道藏》第5册,第327页。

  ⑩《道藏》第5册,第327-328页。

  ⑾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全唐文》卷六五四。

  ⑿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85页。

  ⒀《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⒁徐灵府:《天台山记》,《中国道观志丛刊》。

  ⒂《道藏》第11册,第93页。

  ⒃《道藏》第5册,第327页。

  ⒄《道藏》第5册,第328页。

  ⒅参见王利器:《文子疏义》,《通玄真经序》注释一七。

  ?⒆《道藏》第5册,第328页。

  ⒇《道藏》第16册,第677页。

  (21)《道藏》第5册,第328页。

  (22)《天台山记》。

  (23)《道藏》第5册,第328。

  (24)《天台山记》。

  (25)《道藏》第11册,第93页。

  (26)《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27)《道藏》第11册,第94页。

  (28)(29)(30)(31) 《重修桐柏观记》。

  (32)《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第32册,第293页。

  (33)《道藏》第5册,第330页。

  (34)《道藏》第5册,第328页。

  (35)《道藏》第11册,第94页。

  (36)《道藏》第22册,第1页。

  (作者单位: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诗人去世后不久,天台山桐柏观的道士徐灵府,把他的三百多首诗收集成册,并作了序言。从此,寒山诗便得以流传于世间。从唐末禅宗大师曹山本寂注释寒山诗,以伪闾丘胤序代替了徐灵府序之后,(2)寒山子便从隐士、道士变成了禅师,又被当作文殊菩萨化身。

 

 

  延伸阅读:

  【历代名道】汪子华与南岳衡山

  【历代名道】李思慕与南岳衡山

  【历代名道】徐灵府与南岳衡山

  【历代名道】董奉仙与南岳衡山

来源:红网南岳站

作者:rednet

编辑:彭俊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uenews.com/content/2013/09/23/70425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