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事关湘西发展全局的二十个理论课题

来源:湘西州社科联 作者:张立新 编辑:彭俊 2012-05-17 09:51:02
—分享—

  编者按:本文是州社科联副主席张立新同志在长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事关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把它作为2010年《湘西研究》的开首之篇列出,目的在于唤起同志们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引发更多的思索和讨论。我们真诚期待各位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张立新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呈现温和复苏迹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作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必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先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一、湘西的产业经济该如何提质增效?

  关于湘西经济产业发展问题,以前的争论是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问题,如湘西到底是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产业?还是应该把要素集中到湘西矿业上来,提高矿业的科技水平,延伸矿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做强湘西矿业?

  随着实践的推进,湘西产业体系已基本构筑完成,产业选择问题已基本解决,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产业、生物医药业、矿业、酒业等产业体系初见端倪,目前主要工作重心应该是要转到产业提质增效上面来。

  本届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六个百亿产业”,其重心工作其实也是放在提质增效上面。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工作安排还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执行效果。我认为,一要对州委、州政府这一工作安排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分析,并通过文章、各种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广为宣传,以求各方面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二要加强后续研究:怎样分步实施产业发展计划?发展上述产业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会对我们实施产业发展计划带来哪些机遇和调整?还有没有别的产业可以发展?

  二、湘西州新型城镇化怎么推进?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中期,湘西则处于中前期。这个时候做好城市化发展规划,相当重要。做对了,可以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免除今后拆建的浪费和麻烦。

  一些专家认为:湘西必须走城市化发展道路,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当湘西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的时候,形成中心城市吉首50万人左右、7个县城每个县城20万人左右的城市格局。这样做最符合湘西地理特征、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部分县城发展模式还处在“摊大饼”、“码火柴盒”、“填空”的阶段,不注意节约土地,不注意城市功能的整体布局;城市规划控制不力,规划的权威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珍贵的建设资金还在分散使用,不少投到县城以外的其他区域;湘西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彰显度不高,百城一面,与外地城镇形态趋同。

  是专家们的意见有偏差,还是实际工作中走了样?应该做总结分析。

  三、湘西该如何突破招商引资困境?

  招不到商,招不到好商,用书面语来讲就是招不到战略投资者,是我们的现实。出现这个问题,不是搞招商的同志不努力或是本事不大,主要是客观条件不成熟,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优惠政策和软环境都有一定问题。举一个例子,一些比我们发达的地区在招商的时候,土地近于白送,标准化厂房都先建好。而我们财政差钱,贷款困难,“三通一平”常常都没办法,土地供应不及时,外商怎么肯来呢?

  怎么办?经济还是要发展,商还是要招的。有次我在北京听那个向朱总理上书的湖北监利的李昌平演讲,受到了启发。他在演讲中说:“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利益共享的方式,与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区,实现共赢。”意思是说:发达地区有钱有商,但是没地;落后地区有地,但是没钱没商。如果两地合作,那就有钱有地有商,经济就可以实现发展。落后地区为了吸引发达地区来共同“办园”,应该将“办园”所得利益分一部分给发达地区。后来,我又就这一想法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教授进行了探讨。王教授评价说:理论上可行,实践中有许多政策障碍需要突破。

  怎样才能把这条路子走通?需要突破哪些政策障碍?还有没有别的路子把商招来?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四、如何推进金融创新,为湘西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去年湘西非法集资案爆发,余额很大,这说明湘西社会上闲散资金不少。而另一个方面,我们发展经济又深深感到缺乏资金,引到一、二个亿的资金就欣喜不已。这就好比一个存着上百亿现金的家庭,却不能用自己的钱,还借不到钱,办不成事,受穷受气。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金融太落后:一是占我州金融业大头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湘西“吸钱”,然后“放款”到外地。2009年,全国天文数字般放贷,唯有湘西的存贷差严格控制在50%以下,据说只有长沙的50%左右。我们当然差钱得很。二是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地方性银行。三是我们没有除银行保险以外的,经济发展急需的其他金融机构。如果我们的金融业发达,金融活跃,我们利用好自有的资金,经济水平就可以发展得更好。比方说,开发钒产业,招商引资当然可以做,但是如果通过金融创新来做,效果更好。我们可以以钒矿资产为基础,组建大型股份制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让湘西人民持有股份,享受到股份红利。如果经营得法最终上市,湘西人民还可以享受到资本增值的高额回报。政府、企业和群众三者都得利,自然好过招商引资的政府、外商两者得利。

  要搞活金融,就要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推进金融体制创新。只是,要集中部分专家,研究创新的空间、目标和路径。

  五、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权益?

  湘西和许多生态好的地方一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落后的原因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分析,是因为别的地方使用了我们最重要的产品——清洁水和空气,却不付费;而我们使用发达地区依靠牺牲生态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却要支付高额费用。所以,我们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极力争取和保护本属于自己却被剥夺的清洁水和空气的“所有者权益”。

  当然,做好这项工作很难,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难以打破,所以过去我们只好低姿态请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但是,现在局势有所改变。从全球看,气候、生态、碳排放、碳交易、碳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指标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事件的发生,必将给经济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必将从根本上打破现有的经济社会格局。我们应该积极抓住这一有利于湘西发展的时机,认真研究国际国内形势,预判国家可能出台的各项政策,反映我们的正当诉求,调整我们的经济发展思路,争取在发达地区调整的时候我们迎头赶上去。

  六、湘西旅游发展与强县富民如何同时实现?

  湘西旅游自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财政的贡献不是很大;二是带动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好,受益面不是很广。三是分工不是很明确。搞旅游有的地方有资源优势,有的地方没有优势,8个县市不可能都像凤凰那样发展旅游。在资源非优区,可以考虑做旅游产业链上的工作,如开发旅游商品、做旅游工业等。这三个问题不解决,短期影响似乎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将影响发展速度,引发社会矛盾。因此,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一种机制和路径,使旅游发展与财政增收、群众致富的目标得以同时实现。

  七、湘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该从何处破题?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湘西来说,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本地没有市场,没有资金,更要命的是创业人才稀缺。

  一些同志赞成:湘西的文化创意产业要从小做起,不要指望一下子弄一个大项目出来。而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从小做大,需要一个孵化器。这个孵化器就是利用吉首的存量资产,建成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园”,引导现有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入园,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帮助他们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这样能不能为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破题呢?

  八、锰锌企业战略整合的突破口在哪里?

  锰锌加工业是湘西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州共有电解锰生产企业51户、电解锌生产企业13户,企业总资产超过65亿元,占全州规模工业企业总资产的半壁江山;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55.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收入的81%;实现利税7.68亿元,占规模工业利税的83.2%;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均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以上。但我州锰锌冶炼企业以小型企业、家族制企业和分散生产经营为特征,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管理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州电解锰、电解锌企业年均生产规模为0.83万吨、2.34万吨,远达不到国家锰锌行业准入条件3万吨/年和10万吨/年,给有限的矿产资源带来极大浪费。为推动矿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搞一次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推进战略整合。

  九、如何进一步改进扶贫模式,提高扶贫效益?

  现实中可以观察到,我州农村经济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关键在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在不断提高,并不是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的增长。这说明我们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明显,投入产出比不高。

  我们还可以感觉到:将扶贫资金割裂成碎块,由各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扶持起来的各村不同的小生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已经脱节,而且成本高得惊人。

  这说明,起源于短缺经济、成熟于卖方市场时代的所谓进村入户式的开发式扶贫模式,在背景完全不同的今天已经过时了。因此,必须探索一套新的有效扶贫办法,改进扶贫工作,提高扶贫效益,从而争取更大的支持。

  十、湘西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官员无不想干出点政绩。当下,讲政绩首先要讲的是经济增长和GDP,这恰恰是我们的短腿,比不过人家。但是,我们的领导在讲自己的短腿时没有必要惭愧,因为这不是我们领导发展的主观愿望不强、能力不够的问题。想想,从彭瑊进入湘西1千多年以来,与大部分地区相比,湘西经济上从来就处于落后位置。湘西经济上的落后,必然有其客观原因。

  只要这样一想,就坦然和从容了。我们就可以正视经济上的落后,不急不躁,稳步前行;就可以研究出一套自己的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就业、稳定、和谐、增进群众幸福感作为终极目标,积极推进;就可以冷静分析,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政绩品牌。

  十一、湘西如何推进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地方党委、政府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的作用。其次,地方党委、政府要研究如何建立自己的智囊机构和鼓励民间建立智囊机构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智囊机构与政府研究部门的作用不同,两者不可互相替代。政府研究部门一般是依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短期的、只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一些问题,而智囊机构则以长期的、综合的研究为主。如果说政府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眼前问题更管用,那么智囊机构的研究成果对于领导人把握方向、开阔思路更有益。

  十二、湘西如何激发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近来有人总结了十类不受老百姓欢迎的干部:不善学习、头脑空空的干部,只说不做、工作不实的干部,工作平庸、无所作为的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干部,不敢负责、怕担责任的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干部,贪图享乐、追求享受的干部,独断专行、欺压百姓的干部,大话连篇、讲话冗长的干部。这十类干部湘西也存在着。

  干部工作作风不好,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在现有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掌握的资源太多,它的注意力不在发展上或者工作的效率不高,市场和社会没有别的力量可以代替,这个地方一定发展不起来。

  怎样进一步改进湘西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应用管理学的最新成果,结合湘西实际,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认真研究,建立起一个适应湘西干部,包含愿景诱导、利益激励、责任约束、多方考核、终身学习等一系列机制的科学的干部管理评价体系。

  十三、如何公正执法,为湘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谁都知道,在湘西要是遇到了与执法有关的麻烦和纠纷,首先是要去找人找关系,绝不会先想到翻书查法律条文。法律条文,一般是在两边都有关系或者都没关系,相持不下的时候,才真正起作用。

  这样做,从经济学上考虑,交易成本太高,不合算;从社会成本上考虑,支付得太大,使法律丧失了权威。对外,使外商踟蹰不前或者撤离;对内,使有能力但人脉关系不强的无法很好发展。最终,我们付出的是发展不快的代价。

  当然,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难度很大,因为这是全国性的难题。但是,我们应该有办法去改善现状。寻求改善现状的办法,要依靠第三方——学者的力量与智慧。因为执法者是当事人,他们不一定有动力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解决自身的问题。群众是个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个体不一定有研究能力,而且有可能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走向另一个极端。

  十四、吉首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历史上吉首依靠“商贸”和房地产业,发展了当地经济。但是,随着全国大物流产业的兴起和非法集资案的爆发,吉首四省边区商贸中心的地位被削弱,房地产业一蹶不振,再加上吉凤、吉庄两个工业园区尚未发展起来,经济总量、税收、就业都受到很大影响,经济上急需新的增长点,以弥补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提出了“金融兴市”、“文化兴市”的构想。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一构想,找准新的增长点,积极付诸实施,推动经济早日脱困。

  十五、凤凰旅游如何进一步做大做深?

  凤凰旅游已经在全国做得有一定影响,但还要做大做深。怎样做?有专家提出思路:一是要加强包装营销,让凤凰旅游的核心品牌名气更加响亮,内容更加丰富。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旅游商品。从小做起,不断壮大。三是推进深度开发,开发“农家乐”,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文章,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当然,这还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十六、泸溪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可否持续?

  由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兴县不动摇,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通过改革改制和发展民营企业,泸溪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现在的泸溪工业,至少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民营化;二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和产品销售均在外地,泸溪主要赚取的是加工制造的利润;三是大多能耗较高,有一定污染。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后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这样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还能不能继续?发展的空间有多大?该怎样因势利导,壮大工业经济?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十七、如何推进花垣经济转型?

  以开发自然资源的矿业为主的花垣经济总量大,工矿企业实力强,是湘西经济的龙头。但是,一要防止出现“自然资源陷阱”。“自然资源陷阱”指的是单纯卖资源,不敢冒市场风险搞深加工,经过一个时期积累,就会出现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终端产品少等问题。单纯卖资源,只顾近期利益是“近视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是要警惕资本外流。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从开发矿产上赚到的资金,如果在花垣没有别的投资增值的机会,就会向别的有赚钱机会的地方流去。尤其是资源枯竭之后,如果没有可投资的接续产业,资本将更快地流出,形成经济空洞。

  因此,花垣要研究如何推进经济转型,鼓励矿业开发向深加工发展,培植新的接续产业。

  十八、花垣保靖一体化发展是否可行?

  因为花垣和保靖两县城相距较近,两县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所以有人建议:推动两县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县县城融城建立永绥市,使之成为带动湘西城市化、工业化的重要一极。这个设想很大胆,应该认真从宏观政策和资源禀赋上论证。

  十九、永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从清代改土归流以来,永顺历来是湘西经济重地。湘西设州、州府建到吉首后,永顺经济占全州的比重逐渐萎缩。虽经历届县委、县政府和永顺人民的不懈努力,大力开发旅游业、林果业、经作业及其它产业,萎缩的势头仍未彻底扭转。对此应该深入研究,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

  二十、龙凤融城能否带动龙山突围?

  龙山被重重大山所围困,难以融入经济大循环之中,因而经济发展难度很大。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届党委、政府提出了龙凤融城的构想,即龙山与湖北来凤经济上一体化,做出一个中等城市来。这是一个好的构思,做这样一个别的地区难以仿造的概念,至少有几个好处:一是便于向上级政府争投资;二是新概念容易吸纳社会投资;三是扩大了本地市场。对于龙山和来凤两县早日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也有莫大的作用。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促成各方面形成共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路线图。这需要学界、政界共同的努力。

  (作者系州社科联副主席)

  上一篇:龙山县茨岩塘镇党委举办党员读书班

  下一篇:湘西州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崛起与毗邻地区的比较分析

来源:湘西州社科联

作者:张立新

编辑:彭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闻网首页